液击是压缩机常见故障。发生液击,表明系统或维护中一定存在问题,需要加以纠正。认真观察分析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不难找到引起液击的根源。不从根源上防止液击,而简单地将故障压缩机维修或更换一台新压缩机,只能使液击再次发生。
能引起压缩机液击的液体不外乎如下3种来源: ?
②带液起动时的泡沫;
③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过多。
(1)回液 回液是指压缩机运行时,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吸气管路回到压缩机的现象或过程。 对于使用膨胀阀的制冷系统,回液与膨胀阀选型和使用不当密切相关。膨胀阀选型过大、过热度设定太小、感温包安装方法不正确或绝热包破损、膨胀阀失灵,均可能造成回液。对于使用毛细管的小制冷系统而言,加液量过大会引起回液。另外,利用热气融霜的系统容易发生回液,这是因为热气融霜后会在蒸发器内形成大量液体,这些液体在随后的制冷运行开始时有可能回到压缩机。此外,蒸发器结霜严重或风扇故障时传热变差,未蒸发的液体会引起回液。冷藏温度频繁波动,会引起膨胀阀反应失灵,从而引起回液。
需指出的是,回液不仅会引起液击,还会稀释润滑油造成磨损。磨损时电动机的负荷和电流会大大增加,久而久之将引起电动机故障。对于回液较难避免的制冷系统,安装气液分离器和采用抽空停机控制可以有效阻止或降低回液的危害。 (2)带液起动 压缩机 在起动时,曲轴箱内的润滑油剧烈起泡的现象叫带液起动。带液起动的根本原因是润滑油中溶解的以及沉在润滑油下面的制冷剂在压力突然降低时突然沸腾,并引起润滑油的起泡的一种起动现象。
起泡持续的时间长短与制冷剂的量有关(通常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当泡沫通过进气道吸入气缸后,泡沫还原成液体(润滑油与制冷剂的混合物),很容易引起液击。与回液不同,引起带液起动的制冷剂是以“制冷剂迁移”的方式进入曲轴箱的。制冷剂迁移是指压缩机停止运行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以气体形式通过回气管路进入压缩机并被润滑油吸收,或在压缩机内冷凝后与润滑油混合的过程。
对于较大系统,停机前让压缩机抽干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称为抽空停机),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制冷剂迁移。而回气管路上安装气液分离器,可以增加制冷剂迁移的阻力,降低迁移量。此外,通过改进压缩机结构,可以阻止制冷剂迁移,进而控制起泡的程度和泡沫进入气缸的量。
(3)润滑油过多 润滑油过多时,高速旋转的曲轴和连杆大头就可能频繁撞击油面,引起润滑油大量飞溅。飞溅的润滑油一旦窜入进气道,带入气缸,就可能引起液击。大型制冷系统安装调试时,往往需要适当补充润滑油。但对于回油不好的系统,要认真寻找影响回油的根源,盲目地补充润滑油是危险的。即使暂时油位不高,也要注意润滑油突然大量返回时(比如化霜后)可能造成的危险。
选择我们的理由:市区上门仅需30分钟。服务公开;故障公开;价格公开。上门的师傅均有十年以上的专修经验,技术过硬,服务热心。先检测,报价,客户同意后再开始 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