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维修知识

集成灶自动切换电池故障(集成灶自动切换电池故障怎么解决)

本文目录一览 1.老王的沙雕,机关还多,生死游戏还能随意切换 2.联想moto razr 50 Ultra A…

本文目录一览

1.老王的沙雕,机关还多,生死游戏还能随意切换

随着一把剑穿透范闲的身体,手起刀落,范闲倒地,一只白鸽飞入京都。风批奔跑的庆帝从轮椅上摔倒的陈平平都悲愤欲绝,为了范闲豁出去了。范闲他爹老范更是为了儿子让陈平平去死。庆帝召见陈平平却不见,给了第二份飞鸽传书才让两人冷静下来。两人心领神会的安排,后续的是确保把配合范闲完成任务。

严冰云一把火把范闲的尸体烧了,来个死无对证。心怀鬼胎的三皇子得知范闲被杀,连尸体都烧了,亦有声慰的来了句这才是惊喜,这才是范闲。

随着严冰云进入一辆马车,满脸灰的王后年,范闲咧着嘴从一个袋子里抽出一把带血的刀。一个老朋友告诉范闲危机重重,实在不行也可以死一死。范闲是从王后年提前挖好的地道爬出来,顺利布完局的三人开始分道扬镳。

第二天范闲随着王后年来到一小院,心机深沉的三皇子为了给范闲扣上欺君往上的罪名,把王后年的家周围布下天罗地网,一声关门关窗,防火防盗。王后年和范闲就从井口进入院内,一把剑飞过来,王后年随手就接住,把范闲吓了一大跳,差点命没有了。王后年却高兴说是老婆防贼的。王后年为了不把老婆吵醒,便背着范闲回屋了。

第二天一早,一萌娃在床边叫醒范闲,范闲惊吓之余,随后咧着嘴来到院子里准备吃早饭,才发现王后年出门办事了。拘谨的范闲刚坐下准备吃饭,随口问了一句萌娃叫什么?萌娃一句爸爸,把范闲吓得鸡蛋都没拿稳,坐立难安,实际是萌娃乳名。

2.联想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全面评测,小折新纪元已至

自从摩托罗拉推出初代moto razr,竖向折叠手机的时代序幕就此拉开,而随着华为、三星等品牌相继涉足,竖折手机领域已日渐成熟,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细分市场。

虽然竖折手机拥有精致时尚的外观设计,但在不少朋友的印象中,它们更像是一个精致的玩物而非可以日常使用的手机。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联想moto深入开发竖折手机市场,在去年推出了新一代的联想moto razr 40 Ultra。这款手机不仅搭载了一系列高端旗舰硬件配置,更带来了3.6英寸的超大外屏设计,让moto razr 40 Ultra有底气撕下“玩具”的标签,成为用户手中的主力机。

moto razr 40 Ultra

今天,联想moto正式带来了小折叠系列的新作——联想moto razr 50 Ultra,并且产品后缀名还加上了AI元启。接下来咱们一起上手看看,这次的联想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在体验上有何升级,又在哪些方面带来了AI体验呢?

1 4英寸的超大外屏,重新定义小折叠体验

首先咱们就来看看这款手机的屏幕。

去年发布的moto razr 40 Ultra以超大3.6英寸外屏,重新定义了折叠屏手机的使用体验。这次的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延续了这一设计,外屏方面,它配备了一块4英寸的超大尺寸屏幕,分辨率升级到了1272*1080,ppi高达417,确保了细腻且清晰的显示效果。屏幕刷新率方面,升级到了1-165Hz LTPO技术,这也是目前小折品类中最高的屏幕刷新率了。SGS低蓝光护眼认证结合100% DCI-P3色域与HDR 10+支持,保证了这块外屏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护视力,同时享受影院级色彩。这块外屏对于官方与三方的应用适配同样不容小觑,基本上覆盖了市面上的常用App,看来外屏越大越实用。

另外,外屏还巧妙地融入了横向镜头排布,不仅拍照时不遮挡,还使得显示区域最大化,左右手操作均便捷。此外,独特的外屏闪光灯设计和AI壁纸功能,不仅在光线不足时提供辅助照明,还能根据个人风格自动生成壁纸,彰显个性。

翻开手机来到内屏,6.9英寸的OLED大屏以2640*1080的分辨率,搭配413ppi,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内屏同样搭载了1-165Hz LTPO技术,与外屏保持一致的刷新率,确保在内外屏切换时的连续性和无割裂感。

此外它还支持更宽的120% DCI-P3色域,杜比视界和DC调光,色彩饱和度更高,对比度更佳,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玩游戏,都能获得不错的视觉享受。而且,内屏也获得了SGS低蓝光认证,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健康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代星轨转轴的引入,对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的耐用性带来了不小的突破。具体来说,通过多代技术的迭代升级,第五代转轴实现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不仅减轻了机身重量,提高了折叠的流畅度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还显著减少了屏幕折痕,确保了内屏展开后的平整与美观,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的内外双屏,不仅在规格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更通过一系列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计,实现了美观与功能性的平衡,让用户在每一次翻折间都能感受到科技与美学的融合。

2 双5000万像素镜头,小折中的影像旗舰

影像方面,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配备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双5000万像素AI影像系统,包括5000万像素OIS光学防抖主摄、5000万像素2倍光学长焦镜头和3200万像素前置镜头,这些配置在小折叠手机中堪称豪华。

硬件上,大底传感器和四合一像素技术确保了优秀的弱光表现和细节捕捉能力,而OIS光学防抖与PDAF全像素对焦技术则保障了拍摄的稳定性与快速精准对焦。软件层面,moto AI Imaging Brain(影像大脑)和行业领先的AI原画引擎架构,让自然色彩还原更加准确,光影层次分明,实现了从拍摄到成片的一流体验。

我们也用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拍了一些样张:

通过样张来看,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的相机都能捕捉到细节丰富且色彩自然的画面。特别是在夜晚或光线不足的条件下,在算法的加持下,可以助力用户拍摄出既明亮又细节丰富的照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特有的摇一摇打开相机、外屏自拍、支架拍照、手势自拍、DV模式及镜子模式等多样化拍照玩法,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3 Pantone多彩素皮设计,懂艺术更懂实用

设计方面,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展现了国际范儿的美学理念。

全系采用Pantone多彩素皮设计,不仅展现了联想moto对时尚趋势的敏锐捕捉,还体现了其对个性化表达的尊重。多彩的设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每一款颜色背后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与风格。就比如我们收到的这款摩登艾绿配色,以其淡雅的绿色调,微妙地勾勒出大自然的宁静致远,唤醒都市心灵深处的清新与平和。

复古丹宁配色则给人一种永远年轻、永不过时的态度;柔和桃限定版则以2024年度Pantone代表色为主色调设计,柔和桃呈现舒适温馨的蜜桃色调,在粉红色与橘色之间,散发清新的柔和感受,含蓄又不失感性,极具浪漫色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在细节处见真章,每款配色在边框、按键甚至系统主题上进行了色彩的呼应,为用户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色彩体验。

素皮材质的应用,不仅为手机增添了复古潮流的气息,更在实用层面带来了耐用与舒适握持的双重保障。相较于传统的塑料或金属背壳,素皮材质不仅手感温润,还能有效防滑、耐磨,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良好状态,这种设计思路真正做到了“好看更耐用”。

IPX8级防水功能的加入,则是这款手机耐用性与实用性的又一力证。这意味着无论是雨天户外使用,还是意外落水,手机都能有效防护,大大拓展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减少了因意外损坏带来的担忧,真正打破了以往小折叠手机在耐用性上的局限。

综上所述,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不仅是一款集美学设计与前沿科技于一身的产品,更是对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一次有力推动。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外观的追求,更以其实用性创新回应了市场对于折叠屏手机耐用性和适应性的期待,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之作。

4 AI百宝箱,让需求得到智能化的响应

被称为AI元启,可见AI功能也是这款手机的一大亮点。

内置的联想小天不仅可以通过外屏一键唤醒,实现自然对话、信息查询、控制设置等功能,还支持文档处理相关的实用功能,如文档续写、总结、润色和翻译等。最有趣的是,本次联想小天新增“嗨聊模式”,即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使用AI,配合克隆声音,使用AI更像是和自己/家人/朋友对话一样流畅自然。

慧眼识屏功能方便用户快速识别屏幕上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便于快速操作或分享。

此外,AI百宝箱集成的智慧场景、AI画师、AI通话、AI出行等功能,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得到智能化的响应和支持,就比如AI画师、用户仅需给出几个关键词,选择生成后的尺寸以及画面风格,就能“一键出片”,得到自己想要的图片,放飞想象。

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的”AI出行”功能可以根据航班或高铁信息,智能显示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并提醒用户携带身份证、充电器、洗漱用品等必需品。它甚至能够显示机场的值机柜台和行李提取转盘,让用户在机场中不再迷失方向。

5 骁龙8s Gen3领衔,性能功耗两开花

性能部分,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搭载了骁龙8s Gen3旗舰处理器,配合满血版LPDDR5X内存和UFS4.0存储,构建了性能铁三角,确保了极致流畅的操作体验和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我们也对这套性能铁三角进行了相关的跑分测试,从跑分成绩来看,的确受限于折叠屏产品的特殊性,在性能方面有所限制,不过成绩亦在情理之中。

续航方面,4000mAh电池搭配45W有线快充、15W无线充及5W反向充电,我们也对此进行了相关测试:

5小时重度续航测试后,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剩余电量65%,这应该是ZOL数据库中4000mAh电池产品中的最好成绩了。

快充方面,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在30分钟可以充至73%,完全充满耗时44分钟,充电效率还是不错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拥抱全球市场的品牌,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拥有17个5G频段和26个4G频段,足以满足全球漫游需求,WIFI 4/5/6/7的支持保证了高速网络连接。

6 总结

总的来说,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无疑是在折叠屏手机领域投下的一枚深水炸弹,它不仅仅是对前代产品的简单迭代,而是从设计美学、影像系统、智能体验到性能配置全方位的革新与超越。4英寸超大外屏与顶级内屏的组合,不仅满足了用户对折叠形态下便捷交互与沉浸式视觉享受的双重需求,还通过第五代星轨转轴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折叠手机的耐用性与实用性,重新树立了行业标杆。

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的发布,不仅预示着折叠屏手机正逐步迈向成熟,更象征着一个由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纪元已经到来。对于追求品质生活、热爱探索科技魅力的用户而言,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无疑是理想之选,它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展现。

(8795778)

3.小新Pro14 2024 AI锐龙版体验评测:硬件全面升级,体验大提升

正值开学季,最近有换机需求的学生朋友应该不少,如果你想要一台轻薄便携长续航,屏幕外放不能差,能打游戏能办公的轻薄本,那么今天要聊的这款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应该会比较适合你。它搭载了锐龙 7 8845H 处理器,65W 性能释放,拥有 84Wh 大电池和 1.46kg 轻巧机身,实际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设计

联想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这次在外观设计上基本延续了 2023 款的风格,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我们简单过一下。

首先机器的裸机重量为 1.46kg,厚度为 15.9mm,这两个参数与 2023 款保持一致,仍旧足够轻薄与便携。机身配色上也还是经典的鸽子灰和天青蓝。不过在 A 面的设计上,2024 新款 a 的机器左上角多了一个更加现代的银色小新 Logo 标志,右下侧还是经典的 Lenovo 金属铭牌。

掀开屏幕,联想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这次换成了一块 16:10 比例的 OLED 屏幕,屏占比很高,左右边框非常窄,没做纯平镜面有点遗憾。

屏幕顶部居中位置做了一条凸起设计,方便用户开合屏幕,同时塞入了一颗 1080P 全高清摄像头、红外和 IR+ToF 感应器,支持 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系统也内置了 AI 美颜优化算法,可以实现智能背景虚化、面部自动校正、智能美颜等功能,在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场景中用处不小。联想智能管家中还支持一些基于 AI 的个性功能,这点后面会提到。摄像头部分也做了物理防窥拨片,可以更好保护个人隐私。

屏幕素质上,联想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配备了一块三星 E4 面板,支持 2.8K 分辨率,120Hz 高刷新率,0.2ms 响应时间,100% DCI-P3 色域,600 尼特峰值亮度,并且通过 HDR True Black 500 认证,也支持莱茵硬件低蓝光护眼和莱茵 Eyesafe 两项认证。

IT之家实测,它的三项色域容积均超过 100%,其中 sRGB 色域容积高达 173.3%,Adobe RGB 和 DCI P3 色域容积均在 120% 左右,而色域覆盖上 sRGB 色域为 100%,其它两种色域也非常接近 100%,色彩表现出色。

而在色准方面,原生色域下的屏幕色准表现也很不错,IT之家实测其平均 Delta E 为 0.97,最大 Delta 为 2.32,用来做专业设计需求也是很 OK 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统中开启 HDR 模式后,色域表现会更接近 100% sRGB 色域,所有色域都会进行缩限,也就是上图中呈现的色域测试结果。

另外,联想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不仅提供了硬件级的防烧屏保护,还在系统管家中听了一个 OLED 节能模式,开启后可以选择将系统工具栏、应用背景和显示屏变暗处理,借助分区控制技术调节对应部分的屏幕亮度,从而进一步改善屏幕寿命和机器续航。联想官方也作出承诺,保修期内正常使用出现的非人为 OLED 屏幕显示问题,也会予以保修,让大家买得放心。

C 面的设计大体上也继承了前代,联想独家的大尺寸微笑键帽,更符合人体工学,码字手感更好,白色背光键盘和按键状态指示灯都在,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排按键默认为快捷功能触发,F 区数字功能需要配合 Fn 组合键触发。

圆角长条形的电源键被独立放置在 C 面右上角,键盘区域两侧有两条扬声器开孔。

触控板面积适中,位置偏左,表面采用玻璃材质,手感光滑,触控手感和按压手感则比较的中规中矩。

触控板还支持联想独家快捷触控手势,比如左右两侧向内划动可以最小化窗口、全屏应用状态下沿两侧上下划动进行音量调节,底部上划平铺窗口等,适应之后还是很方便的。

D 壳的设计简单直观,上半部分是一整条脚垫和两条散热孔,下半部分有一对扬声器开孔和一对小脚垫,四周部分做了非常圆滑的斜切过渡,起到视觉减薄和优化握持手感的作用。

接口方面,联想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采用双侧接口布局,机身左侧是 HDMI2.0 接口,双 USB-C 全功能接口,其中一个为 40Gbps 传输速率的满血 USB4.0 接口。

机身右侧有一组电源状态指示灯,3.5mm 音频接口,全尺寸读卡器,2 个 USB3.2 Gen Type-A 接口,外接扩展上几乎都拉满了。

另外,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还随机配备了纯白色氮化稼 USB-C 接口三脚电源适配器,100W 输出功率,外出时不仅可以给笔记本、手机、平板等设备快速补电,还避免了两脚插头会让笔记本摸起来有漏电酥麻感的问题。

理论性能

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搭载了最新一代的锐龙 7 8845H 处理器,今年很多游戏本也用的是这款,它采用 4nm 制程工艺,基于 Zen4 架构,拥有 8 核心 16 线程,最高加速频率可达 5.1GHz,L3 缓存为 16MB,相比锐龙 7 7840H 也提升了能效表现。

核显方面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AMD Radeon 780M,它的性能表现放在轻薄本中非常出色,更别说联想这次还给到了 65W 的满血功耗,其实际性能发挥也更加值得期待。

在 CPU-Z 自带的跑分基准测试中,锐龙 7 8845H 的多线程分数跑上了 7000+,单线程分数也有 640 分左右。

而在 CineBench R23 的测试中,锐龙 7 8845H 的单核成绩突破了 1800 分,多核成绩则为 16627 分,这个表现已经击败一些搭载同款处理器的 24 年新款游戏本,真是机不可貌相。

我们也测试了 3D Mark 的 CPU Profile 项目,它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 CPU 的多线程性能表现,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 CPU 单线程分数达到了 1019 分,最大线程分数来到了 7636 分,相比之前测过的同款处理器游戏本,最大线程分数要更高一些。

当然,3D Mark 的 Time Spy 压力测试也是必测项目,一般要求其成绩高于 97% 才算通过测试,表现合格。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 20 轮 Time Spy 循环最终成绩为 99.6%,轻松通过了测试。

GPU 方面 AMD Radeon 780M 毕竟是核显,测试内容也简单一些。在代表 DX12 游戏性能的 3D Mark Time Spy 的基准测试中,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显卡分数为 2946 分,物理分数为 9999 分。

不过官方会在后面会推出一个零售版本的 BIOS,解锁更高的 7500MHz 内存频率选项,所以我们也测试了 7500MHz 内存频率下的分数表现,可以看到 CPU 和 GPU 的分数都有一定增长,GPU 分数涨到 3116 分,CPU 分数也顺利破万。

而在代表 DX11 游戏性能的 3D Mark Fire Strike 测试中,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显卡分数来到了 8664 分,物理分数也有 28127 分,同样在测过的历史同处理器机型中名列前茅。在 7500MHz 内存频率下测试时,显卡分数再次提升了 600 多,综合分也提升了不少。那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它的 CPU 和核显的理论性能比一些游戏本还要高呢?

看看上面这张烤机实测就知道原因了,在 20 分钟的 AIDA64 单烤 FPU 测试中,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 CPU 功耗可以保持在 65W,虽然 CPU 温度略微高了一点,来到了 91 度,但这毕竟是一台轻薄本,而且 CPU 此时的主频也高达 4.2GHz,相比烤机时 54W 功耗释放,CPU 主频保持在 4.0GHz 的游戏本,自然表现要更加出色。

我们打开联想电脑管家中的 AI 性能优化功能可以看到,它提供了 4 种性能模式预设,其实在野兽模式下,差不多也是 54W 的烤机功耗,但是第四档最强性能的极客模式,则直接将功耗释放拉满至 65W,看来联想对自己的散热调校还是很有信心的。

游戏实测

既然理论性能这么刚,那么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能否在游戏性能上给我们带来惊喜呢?这次我们找来了 5 款热门游戏,包括今年新发售的 2 款游戏,来看看 Radeon 780M 的核显到底有多强吧。

第一款老规矩还是 Steam 上最火爆的在线竞技游戏《CS2》,我们直接上难度,进入游戏后选择 2.8K 分辨率,低画质预设,此时的平均帧数可以达到 88 帧,OLED 屏配合高刷新率,游戏体验非常不错。

如果舍弃一些清晰度,将分辨率降低到 1200P,此时的平均帧数可以达到 118 帧,基本上跑满了这块 120Hz 的高刷屏。

第二款是玩家俗称“众生平等”的《刺客信条:奥德赛》,它对硬件的压力有多大相信老玩家心里都有数,而且没有针对 AMD FSR 技术做优化,进入游戏后我们选择 1200P 分辨率,低画质预设,运行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平均帧数来到了 46 帧,表现还可以。

第三款是有着“神优化”之称的《极限竞速:地平线 5》,这款游戏针对 AMD 的 FSR 技术进行了适配,我们进入游戏后先选择 1200P 分辨率,中画质预设,并将 FSR 选项调节为平衡,运行自带基准测试,平均帧数可达 77 帧,运行起来还是很流畅的。

接着我们将分辨率改为 1600P,FSR 选项改为性能,此时的平均帧数刚好跑在 60 帧,可以说 Radeon 780M 想要畅玩还是没太大压力的。

第四款是刚发售不久的《碧蓝幻想 Relink》,作为主机移植游戏,它对 PC 的优化并不算好,但是应该有很多小伙伴买电脑后可能想尝试这款游戏,所以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在 1080P 分辨率,标准画质预设选项下,游戏的跑图平均帧数为 49 帧,战斗时的平均帧数也有 40 帧左右,玩还是能玩的,期待后期硬件驱动优化后能有更好的表现。

第五款也是发售时间不久的《如龙 8》,虽然场景多是箱庭,但依旧对硬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游戏中支持了 AMD FSR 选项,实际表现上 FSR 对画面优化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开到高画质 / 极高画质预设,人物远景的脸部还是很糊。帧数方面,在 1200P 分辨率、高画质预设、FSR 画质优先的设置下,平均可以来到 71 帧,游戏流畅度不用担心。

切换到极高画质预设,然后将 FSR 选项改到平衡后,平均帧数则可以来到 63 帧,闲暇之余悠哉玩一下没啥问题。可以说只要对大型单机游戏不过分要求画质和分辨率,主流的 3A 跑在 Radeon 780M 上的效果已经很出色了。

存储续航

游戏测试中我们也注意到,3A 游戏对于内存占用还是比较高的,基本都要用掉 16GB 以上,所以小新 Pro14 2024 新品普及了 32GB 大内存和 1TB 存储容量,对游戏体验来说非常关键。在内存的表现上,读取分数稍低一些,可以跑到 50428MB/s,而写入和拷贝分数分别达到了 9W + 和 6W+,延迟稍高,在 111.2ns。

同样,我们也增加了 7500MHz 内存频率下的跑分测试,可以看到内存的读写、拷贝分数均有提升,特别是写入成绩已经来到了 104.45GB/s,高频内存的实用性不言而喻,连内存延迟也降低了 6.2ns。

自带 1TB 固态硬盘方面的表现中规中矩,顺序读写均在 5000MB/s左右,具体表现大家可以参考 CrystalDiskMark 的测试结果。

续航方面,小新 Pro14 在上一代 75Wh 电池容量的基础上再次升级,用上了高达 84Wh 的电池,要知道这可是一台 14 英寸的轻薄本,所以我们也非常好奇它的续航表现。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套,我们将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屏幕亮度调到 150nit(约 65% 屏幕亮度),刷新率切换为 60Hz,性能模式选择节能,电池模式选择最佳能效,并关闭键盘背光,然后运行 PC Mark 10 中的现代办公续航测试项目,最终成绩为 13 小时 56 分,突破了之家的笔记本历史机型续航成绩。随后我们又用 1080P 分辨率播放一集 45 分钟的在线电视剧,也仅耗电 5%,续航表现非常出色。

办公生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生产力表现和一些定制功能,毕竟办公是轻薄本的刚需用途。

在 PC Mark 10 现代办公基准测试中,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综合分数为 6471 分,三个子项分数的表现基本都在 1 万分左右,表现比较均衡,得益于核显性能的强大,数位内容创作项目中的照片编辑和渲染与视觉化分数分别有 13000 分、10209 分。

在主流专业渲染软件 V-Ray 的基准测试 6.0 版本中,我们选择了 V-Ray for CPU 的测试项目,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的最终得分为 15464,应付轻度的渲染创作完全 OK。而在定制功能上,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也花了一些功夫,譬如:

联想电脑管家中集成了很多实用功能,而且页面清新简洁,视觉上一目了然。主页可以查看电脑目前主要硬件的工作状态,产品保修状态等信息。

智能硬件管理标签页中不仅提供了智能场景检测和性能调节,也支持手动性能切换以及基于内置传感器的多种智能预测功能,比如判断用户是否在电脑前的自动唤醒 / 睡眠,在亮屏播放视频状态下自动暂停和播放视频的功能。

杜比音效功能会根据选择的应用场景,智能优化声音表现。麦克风降噪则可以在插入耳机的情况下自动检测人声和位置,强化人声表现,消除环境噪音。

客户服务中还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支持功能,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搞定各种售后问题。

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还内置了一个小新超级文档功能,它会自动对电脑本地文件进行分类整理,方便用户快速查找。不仅支持本地检索、云端网盘备份,还可以快速将旧机器文档传输到新机器,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总结

总体用下来,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对学生群体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既是一台称职的轻薄本,也是轻薄本中的性能标杆。对比自身来看,联想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在多个维度进行了升级强化。

它出色的性能释放和散热表现,让用户在处理高负载专业创作、游戏时能够游刃有余;而小巧的机身和强悍的续航,又可以随手带走,无惧续航焦虑,全新升级的 OLED 屏幕和杜比音效,则让这台电脑的显示和外放效果都得到了保证,所以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做到了全能、高能、小机身大能量。

据悉,小新 Pro14 2024 AI 锐龙版首发会有 2 种配置可选,分别对应 16GB / 1TB 存储组合与 32GB / 1TB 存储组合,价格只要 4999 元起,首发均为鸽子灰配色,蓝色版本晚些上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下。

4.【IT之家评测室】影石Insta360 X4体验:随心记录、凝固时空

影石 Insta360 在今年 4 月 16 日推出最新一代全景运动相机 X4,其视频录制能力全面升级,定价 3499 元。IT之家在 5 月下旬收到了这款新品,下面小编将在本文分享一个半月的实际使用体验。

相比前代 X3,Insta360 X4 全景相机带来的并不是多么抓人眼球的全新特色功能,而是实实在在的性能提升以及细节优化,着力于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痛点。

相机 Insta360 X4Insta360 X3360 全景视频8K 30fps / 5.7K 60fps5.7K 30fps360 全景慢动作视频4K 100fps3K 100fps360 全景照片7200 万像素(机内 AI 降噪)7200 万像素广角视频4K 60fps4K 30fps电池2290mAh,135 分钟续航1800mAh,81 分钟续航尺寸123.6 x 46.0 x 37.6 mm,203g114.0 x 46.0 x 33.1 mm,180g特色手势控制,镜头保护镜,10 米防水10 米防水IT之家制表:Insta360 X4 同 X3 参数对比

Insta360 X4 搭载全新 5nm AI 芯片,将前代的 5.7K 30fps 全景视频录制能力升级至 8K 30fps,同时支持 4K 100fps 慢动作拍摄。此外屏幕尺寸、电池容量也都同步获得升级,可以说是“唯一的不同,是处处都不同”了。

一、外观设计

新款 Insta360 X4 全景运动相机的外观设计延续了上一代 X3 的风格,机身尺寸略有增大,三围分别是:长 123.6 mm × 宽 46mm × 厚 37.6 mm,重量为 203g,手感类似于一台变窄、变厚了的手机(IT之家注:华为 Pura 70 手机三围 157.6mm x 74.3mm x 7.95mm,重 207g)。增大 23.2% 的体积也使得 Insta360 X4 可以容纳更大的屏幕与电池。

Insta360 X4 全景相机的机身四周被一圈防滑颗粒所包围,加大了握持时的阻尼感更防滑,且在产品意外跌落时也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后置摄像头的下方新增了波浪形纹理,进一步提升了握持感;机身底部配备 1/4 标准螺口,可用于连接三脚架或者是自拍杆。

其次,在产品的右侧中框上,Insta360 X4 还集成了麦克风收音、电源键与自定义按键,左侧中框则是 USB 3.0 Type-C 接口与电池。

Insta360 X4 采用了电池快拆设计,按住卡扣,即可取出电池,方便户外使用时快速更换电池补电,锂电池容量由前代的 1800mAh 增加到了 2290mAh,提升了 27.2%。

IT之家提醒:Insta360 X4 的 microSD 内存卡卡槽集成在电池仓内部,这意味着取换内存卡时需要先取出电池,如果你是初次使用 Insta360 X 系列全景相机记得稍微找一下。

Insta360 X4 采用一块 2.5 英⼨触摸屏,在运动相机中可以称作“超大屏”了,这块屏幕表面覆盖康宁大猩猩玻璃,分辨率和亮度较高,可以满足户外使用的需求。

Insta360 X4 的触摸屏内集成了一些日常功能,可选择单镜头还是 360° 全景拍摄,并可在各种拍摄模式间切换,屏幕支持触摸。机身底部同样也有两枚按键,用于交互操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出于坚固性与放置误触的考虑,机身上的按键都偏硬一些,甚至要稍稍用力才能按下,包括充电口的卡扣也是一样。这倒也不算什么缺点,毕竟作为一款户外运动相机,“抗造”才是最重要的。

Insta360 X4 的前后两颗鱼眼摄像头凸起,日常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的保护。本代产品新增可拆卸镜头保护镜功能,包装内附赠标准款镜头保护镜,对画质要求较高的还可以购买售价 249 元、玻璃材质的高级镜头保护镜。

此外,Insta360 X4 的产品配件中,也很贴心地提供了一个软布保护套和拭镜布,日常不用时,把产品放在保护套里即可,若觉得笨重繁琐,也可购买 29 元小巧的硅胶镜头保护套。

这次IT之家也拿到了 Insta360 X4 的 85cm 便携隐形自拍杆与 3m 碳纤维超长自拍杆,可以说是 Insta360 X 系列全景运动相机必备配件了。超长的伸缩长度可以实现类似无人机的户外跟拍效果,带来非常大的体验提升。

影石还为 Insta360 X4 提供自行车支架、手持浮力棒、全隐形潜水壳等配件,满足骑行、游泳、潜水等多种运动场景的需求。

X4 有着裸机 10 米防水的能力,配合全隐形潜水壳更可实现 50 米防水。

二、拍摄体验

Insta360 X 系列全景运动相机的“护城河”便是其 360° 拍摄能力,用户无需思考拍摄角度、画面构图、相机固定方式等难题,真正实现“随走随拍”,降低了用户记录的门槛。

配置规格上,Insta360 X4 前后均搭载与前代相同的 IMX586 传感器(1/2 英寸、4800 万像素),但全新升级 5nm AI 芯片,影像能力得到了全面升级:

  • 可实现 360° 全景运动 HDR 视频拍摄功能,支持 8K 30fps、5.7K 60fps 与 4K 100fps 视频录制。

  • 可拍摄分辨率 11904×5952,经机内 AI 降噪的 7200 万像素全景照片。

Insta360 X4 可导出平面 / 全景视频的最高码率为 150Mbps,最高规格如下:

  • 8K 30fps:支持导出 4K 30fps 视频

  • 5.7K 60fps:支持导出 4K 60fps 视频

  • 5.7K 30fps HDR:支持导出 4K 30fps 视频

  • 4K 100fps:支持导出 4K 50fps 视频

  • 子弹时间:支持导出 4K 60fps 视频

  • 延时拍摄:支持导出 4K 30fps 视频

除此之外,Insta360 X4 裸机达到 10 米防水,配合 FlowState 防抖技术与 360° 水平矫正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在多元场景下的记录需求。

▲ 远景细节表现,上:5.7K 30fps,下:8K 30fps

在极限光照环境的夜景拍摄上,Insta360 X4 在 8K 30fps 与 5.7K 30fps 模式下的细节表现近似,但 5.7K 模式拥有更高的画面亮度。

▲ 上:5.7K 30fps,下:8K 30fps

小编还是推荐大家遵从官方建议,在夜景拍摄时使用 5.7K 30fps 模式。

在屏幕尺寸加大的同时,Insta360 X4 的系统 UI 也得到了全面升级,操作流畅度全面提升,还带来用户呼唤许久的自动旋转与电量百分比显示功能。

续航与发热方面,小编实测中 Insta360 X4 可以实现:

  • 录制 8K 30fps 视频约 36 分钟过热,单块电池可录制 1 小时 16 分钟。

  • 5.7K 30fps 视频则可连续录制 2 小时 16 分钟,中途没有出现过热问题。

此外,Insta360 X4 还支持 9V 2A 快充,60 分钟即可“满血复活”。可以说 Insta360 X4 比仍处于“运动康复期”的我拥有更长的“续航”。

但值得一提的是,影石选择将 Insta360 X4 停止录制的电量百分比设在 7%,此时不仅无法录像、连照片也无法拍摄,大家在使用时需要做好规划。

操纵体验方面,在体验过 85cm 便携隐形自拍杆与 3m 碳纤维超长自拍杆后,小编更倾向于使用前者:

  • 85cm 便携隐形自拍杆的握把握持手感更好,能给拍摄者更强的主观掌控感;

  • 3m 超长自拍杆可以带来十分独特的视角,但同时也需要拍摄者更加熟悉周边环境。

▲ 3m 自拍杆的操作方式与视角

遗憾的是,Insta360 X4 暂不支持通过 Apple Watch 来控制,后续 App 升级实现的话,相比手势识别功能能给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操控信心。

Insta360 X4 可以说是将降低用户拍摄门槛这一点做到了极致,最大的心理负担便是需要克服拿着一个杆子在户外到处跑的恐惧感。这款运动相机有效帮助小编克服了“社恐”问题,为运动与出游过程带来了更多乐趣。

三、剪辑体验

360° 全景相机在实现“先拍摄,后取景”的同时,也提升了剪辑的门槛与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影石一直在丰富 Insta360 X 系列相机的预设拍摄模式,并在 App 中提供丰富的编辑选项。

相机设置中开启 AI 高光助手模式后,Insta360 支持通过声音与动作的变化进行 AI 分析,提供多个“高光”片段,自动取景值得关注的画面主体,以便进行下一步剪辑操作。

编辑全景视频时,应用中除提供精剪与 AI 取景功能外,还提供交互方式更加自然的快剪功能:通过手机陀螺仪与触屏操作,可以以直观的操作方式“重新取景”,生成想要的片段。

值得改进的一点是,面对如 4K 100fps 的高帧率视频时,快剪功能并不支持自定义输出帧率。

对于希望简化剪辑操作的用户,Insta360 App 内还提供一键成片、AI 创意库与主题模版功能。

AI 创意库现提供 AI 魔术师、魔法天空、穿梭延时、天空翻转、移动分身等众多视频模板。

▲ 穿梭延时

▲ 天空翻转

以 AI 魔术师功能为例,影石为用户提供每天 3 次免费的 AI 视频制作机会,提供赛博、科幻等众多风格。

AI 创意库功能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限制,以魔法天空功能为例,该模式仅支持 5.7K 30 帧普通视频为素材,且仅可输出 1080p 30 帧格式的视频,并限制 15 秒长度,需要用户在拍摄前选择好合适的设定,这个画质用于发朋友圈抖音也是足够的。

▲ 魔法天空

对于更加专业的视频剪辑需求,可以使用 PC 端的 Insta360 Studio 软件,还提供对应的 Adobe Premiere Pro 剪辑插件。

UI 交互设计上,Insta360 Studio 软件提供“媒体”与“项目”两个分栏。

媒体支持用户导入 Insta360 全景视频与照片,修改防抖设置、镜头拼接选项、影像处理、音频降噪与 Logo 水印等功能。

项目分栏的界面则与常见的视频剪辑软件更为接近,提供配乐、文字、转场等样式。

小编认为手机端 Insta360 App 体验上还有一些小细节可以提升,如将相机上的下载视频文件到本地时,如果可以同步显示手机剩余空间、当前任务的预计完成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的焦虑。

而且,随着 AI PC 热潮的兴起,其实小编更期待影石在算力更加充足的 PC 平台提供更丰富的 AI 剪辑功能。

四、结语

影石 Insta360 X4 全景运动相机在传感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增 8K 视频录制能力,增加电池容量,全面优化了基础使用体验。它可能并不完美,但已经达到了这个品类在目前技术局限下的极限。

如果你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一名 vlog 拍摄者,喜欢用镜头去记录身边的一切,那么 Insta360 X4 的生态位依旧无可替代,它不像一部运动相机,而更像一部时光机,能够凝固下那些值得记录的瞬间。

如果你是一名运动新手,心中萌生了游玩时记录的想法,那么不要对剪辑门槛感到担忧,选择大胆迈开腿,“先拍了再说”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zhishi/566964.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