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瓮安柳州北斗山磷矿有限责任公司连绵起伏的青山之下,蕴藏着年产量达 50 万吨的富矿宝藏。
该公司矿石结构复杂多变。以往采用的传统开采方式不仅难以分级,导致磷矿石价值受限,还遗留下了尾矿库和废渣山,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富矿精开”和“应采尽采”的目标,最大程度开发矿产资源,该公司立足安全环保,在采矿工艺上不断攻坚。通过探索实施“五分四步法”,即分级开采、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使用,该公司可分别开采出不同类型和品级的磷矿石,直接供应给不同需求的买家,最大化了矿石质量和价值。
除了更新采矿设备和优化采矿工艺,减少矿山废弃物排放也是打造绿色矿山面临的难题。
以往,矿井充填主要依靠成本高昂的水泥,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此,该公司开展了“磷石膏热分解制硫酸生产的熟料替代充填胶凝材料研究”项目,利用超微粉替代部分水泥降低填充成本。他们还将磷石膏热分解产物水泥熟料替代水泥,解决了磷石膏在充填领域的应用难题。他们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和尾矿与水泥熟料混合配置胶粘材料,用于井下填充和产品化处理,从源头上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董文萍表示:“公司的转型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在研发“五分四步法”和“充填采矿法”期间,瓮安县税务干部主动上门提供个性化辅导,精准推送环保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增即退等绿色税收政策,促使公司从“被动减排”转变为“主动治污”。
2022 年至 2023 年,该公司缴纳的环保税同比下降近 14%,享受各类税费优惠超过千万元,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研发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该公司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边角矿产资源,而且还将传统采矿模式转变为尾矿回填,降低了充填成本,矿产回收率高达 91%。
该公司实现了集约开采、综合开采、绿色开采和安全开采,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成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入选高新技术企业的采矿企业,“五分四步法”采矿技术项目也成为贵州省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在高质量发展之路,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秘诀”。
该公司与四川大学共同开发的“硝酸法净化磷酸及高纯磷酸盐技术”是其核心技术。通过减少磷化工对硫资源的依赖,该公司形成了特殊的产业生态。其中,制酸不产生磷石膏副产物,这是国内首套硝酸法制磷酸装置。硝酸法技术为湿法磷酸生产开辟了一条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进一步提高了磷资源的利用率,生产过程中无磷石膏和其他固废产生。
推进伴生矿、低品位矿和尾矿的综合开采利用,是实现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随着二期项目的试运行,该企业打通了一条绿色循环磷化工全产业链,涵盖磷矿开采、化学和物理选矿、硝酸磷肥生产、硝酸法精制磷酸、高纯磷酸盐,以及新能源材料。
目前,年产 200 万吨的磷矿开采项目采用分段空场充填采矿法,回采率大于 90%、损失率小于 10%、贫化率小于 5%。物理选矿的光电装置可直接生产黄磷,浮选装置的磷回收率高于 92%,尾矿可用于井下充填。
化学选矿采用国内独有的硝酸法除杂磷矿精制技术,无尾矿产生。该公司总经理冷为贵介绍说:“瓮安县税务局的干部上门了解我们的涉税疑难,及时宣传各项税费政策。技术的创新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也减轻了我们缴纳环境保护税的负担,近几年,环境保护税同比下降幅度达到 32%”。
瓮安县矿产资源丰富,是贵州三大磷矿基地之一。在磷及磷化工产业方面,已形成磷矿采选和湿热两条加工工艺的产业链条,以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拥有相对完整的制酸、资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等湿法生产工艺。
统计显示,全县现有磷及磷化工企业 115 户。瓮安县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作用,将企业类型、规模与税惠政策匹配,完善“政策找人”机制,开展精准辅导。2023 年以来,全县磷及磷化工企业累计享受税费优惠政策近 2 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创新活力。
通过税惠赋能,深入推动了全县磷及磷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实现了全县磷化工从无机向有机发展的突破,向“新”而进。(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