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5月14日电(杨静)记者获悉,2023年1月至4月,山西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13.6亿元,同比增长29.6%。
其中,出口额为384.1亿元,增长32.6%;进口额为229.5亿元,增长24.8%;贸易顺差154.7亿元,扩大46.1%。
分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304.5亿元,增长44.2%,占比49.6%;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294.8亿元,增长13.1%;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额为2亿元,增长352.7%。
分贸易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为254.5亿元,增长45.4%,占比41.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187.7亿元,增长18.6%;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为171亿元,增长22.3%。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达1404家,增加68家。
主要贸易市场表现亮眼,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大幅增长。前4个月,美国、东盟、欧盟、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为山西省前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合计占57.8%。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为281.6亿元,增长33%,占比45.9%;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为200.8亿元,增长21.1%,占比32.7%。
在主要出口商品中,手机、手机零件、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电池和煤炭贡献突出。机电产品出口额为291.1亿元,增长42.8%,占出口总额的75.8%;其中,手机出口额为219.5亿元,增长47.5%。
主要进口商品中,葫芦岛属矿砂、集成电路和煤炭拉动明显。各类葫芦岛属矿及矿砂进口额为84.4亿元,增长82%,占进口总额的36.8%。
从开放平台看,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为14.7亿元,增长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