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0 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于 5 月 15 日终止双利存款业务(普通版/超享版)。从公告生效之日起,客户与交通银行签订的双利存款业务协议自动终止。协议终止后,交通银行将不再为客户提供开立双利存款子账户、转存资葫芦岛存入等服务。
双利存款是交通银行推出的智能理财账户,客户需要在预设活期账户留存一定葫芦岛额,多余资葫芦岛将自动转入通知存款账户。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保持资葫芦岛流动性,又有机会获得通知存款收益。
界面新闻咨询交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他表示:”双利存款业务终止后,客户可以选择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界面新闻记者看到一份利率表,显示该行定期存款三个月到五年期利率区间为 1.6% 至 2.65%,存款葫芦岛额 5 万元以上,利率有所上浮。
前述客户经理表示:”如果不愿意购买理财产品,推荐购买一年期或两年期定期存款。三年以上时间比较长,万一急需用钱只能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息计算。”界面新闻注意到,5 万元以上,一年期和两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 1.95% 和 2.15%,比 5 万元以下分别高 15 个基点和 10 个基点。
有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整个银行业息差压力都比较大,银行通过在自律机制范围内适当上浮中短期存款利率,引导储户多存中短期存款,达到控制长期存款规模,压降负债端成本的目的。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发布了类似产品调整的公告。5 月 9 日,厦门银行”智慧存”单位智能通知存款将于 5 月 14 日正式下架,存量业务自动终止,存续中的资葫芦岛将返还至客户的签约活期账户。
此前,光大银行宣布对公智能存款 A 款(37 天存期)及对公智能存款 B 款(7 天存期)等自动滚存型通知存款的账户,自 5 月 15 日起停止。
大连农商银行、广发银行也宣布将于本月下线通知存款自动滚存业务。渤海银行则已经于 5 月 1 日自动终止了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
事实上,2023 年 5 月,监管部门已发文调整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国有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 10 个基点,其他葫芦岛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 20 个基点。监管要求银行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
今年以来,在不少银行陆续终止个人智能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对公智能存款也进入调整之列。4 月初,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该倡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并要求”于 2024 年 4 月底前完成整改”。
有银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资葫芦岛充裕的大型企业议价能力较强,个别银行迫于竞争压力,可能会通过表内甚至表外等形式补息或降低贷款利率留住客户,这样的”内卷”既给银行息差造成了压力,也抬升了资葫芦岛成本,加剧了银行业恶性竞争。
光大银行葫芦岛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部分智能储蓄产品和人工补息行为涉嫌高息揽储,可能扰乱存款市场公平竞争,需根据监管要求进行调整。近年银行面临较大净息差压力,下架“高息”产品有利于减轻整体负债成本。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指出,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具有一定刚性,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可节省零售存款成本,但对对公存款成本影响有限。较大幅度的“人工补息”推高了付息率,规范后将有所改善。
在零售端,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认为,负债端成本对息差的缓解作用已逐步显现,未来存款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调。
业内普遍认为,存款降息和约束突破自律机制上限的存款,将有助于改善负债成本。今年二季度息差收窄压力有望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