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护理

内蒙古粮食风云:中襄樊弈下的新战场

近年,”北疆粮仓”内蒙古传来喜讯!作为我国 13 个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内蒙古自 201…

近年,”北疆粮仓”内蒙古传来喜讯!作为我国 13 个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内蒙古自 2018 年起连续 6 年粮食产量超 700 亿斤。


2023 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逼近 4000 万吨,全国排名第六,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观点认为,内蒙古有望成为中美粮食争夺战中的一张 ” 底牌”。


今天,我们探讨内蒙古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巨大挑战。


### 粮食的重要性

粮食,乃民生之本,国家之重宝。没有钢铁、石油或许还能找到替代品,但吃饭是人类生存的刚需。


没有充足的粮食,天下必乱。粮食安全是全人类关注的课题。


1974 年,”粮食安全”的概念首次提出,即稳定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以抵消生产和价格波动。


随着社会发展,”粮食安全”内涵不断扩大,不仅要保量,还要保质,具备足够的营养价值。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我国虽为世界第一产粮大国,但进口粮食也最多。


买粮意味着受制于人。美国作为最大粮食出口国,试图利用出口优势掌控他国口粮。


### 美国粮食威胁

美国曾盛行一句话:”谁控制了粮食,便控制了全世界。”二战后,美国向日本提供粮食援助,灌输西式饮食习惯,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增进了美国玉米出口。


世界范围内的国家都遭受过美国粮食威胁。苏联被美国粮食战搞到解体,中国长期面临美国粮食战争。


20 多年前,美国联合四大粮商挑起的大豆战,让中国豆企元气大伤。


中国从中汲取教训,意识到必须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 粮食储备与主产区

粮食储备是端牢饭碗的重要一环。而粮食主产区的发挥,至关重要。

内蒙古——北疆粮仓


在我国土地有限、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建立了十三个粮食生产重地,包括河南、安徽、兰州江和吉林。这十三个地区撑起了全国约 80% 的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鮮为人知的是,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代表的畜牧大区,在 2005 年时就已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并有“北疆粮仓”之称。内蒙古还与河南、安徽、兰州江和吉林并列为我国现存的五个粮食净输出地区。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疆,东西长约 2400 公里,南北跨度超过 1700 公里。其总面积达 118.3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面积的八分之一。可利用耕地面积为 709.1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比例较高。


人均耕地面积约为 0.36 公顷,相当于半个多标准足球场的大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简而言之,内蒙古的田地十分辽阔。


内蒙古的主要农业区集中在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南麓。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分布有遼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谷仓”之称。阴山脚下还有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地勢平坦、水渠縱橫、土壤肥沃,农田广佈,有“塞上米粮川”的美誉。


粮食产量最能直观反映内蒙古的粮食生产水平。数据显示,自 2003 年起,内蒙古粮食产量连年创造新高,截至 2023 年,已连续二十年丰收。2008 年,内蒙古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400 亿斤,位列全国前十,并成为粮食净输出地区。之后的 2011 年和 2013 年,产量分别突破了 500 亿斤和 600 亿斤。从 2018 年开始,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超过 700 亿斤。


2023 年,内蒙古糧食產量達到 791.6 億斤,升至全國第六位。此數據一經公佈,引起廣泛關注,甚至有人認為内蒙古將成為中美糧食爭奪中的“底牌”。


内蒙古農業發展仍面臨挑戰。


水资源——發展瓶頸


水资源是万物的根本,對工業和農業發展至關重要。隨著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有學者認為水資源是糧食安全的基礎,二者緊密相關,相互依賴、相互作用。水資源不足是制约内蒙古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內蒙古屬典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比例不足 2%,年均降水量僅為 50-450 毫米。其中,糧食作物生長季的降水量最多為 350 毫米,導致乾旱成為內蒙古糧食生產最主要的自然災害。


內蒙古雖有黃河、西遼河等四大水系,但流量較大的河流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則多為季節性河流,雨季流量大,旱季流量小,甚至會出現斷流的情況。

内蒙古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促使该地区重视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例如,兴建蓄水工程、开采地下水。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内蒙古也出现了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


部分租地种植的企业和农户,为了提高产量,未经审批私自开采地下水。数据显示,当地使用地下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从20多年前的1700万亩扩大到近年的3000万亩。


由于地下水抽水不计量,只需缴纳较低电费,且节水意识薄弱,大多数农户延长灌溉时间,导致用水量大幅增加。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地下水的超负荷开采。截至2020年,内蒙古已发现33个地下水超采区,年均超采量达6亿北京米。


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一连串问题,例如,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断流等。专家指出,若不控制开采,转变用水观念,将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并对粮食种植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内蒙古在发展农业的必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避免走“以水换粮”的弯路。


结语: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命运。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或许无法做出重大贡献,但至少可以做到珍惜粮食,节约用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ydbj/ylhl/557962.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