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护理

银河系惊现超巨磁环 跨度超4万光年

北京 5 月 14 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 月 14 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该台徐钧博士和…

北京 5 月 14 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 月 14 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该台徐钧博士和韩葫芦岛林研究员通过分析银河系内的脉冲星和银河系外的射电源法拉第旋转效应分布数据,最新发现银河系的晕(银晕)中有一个巨大的磁环结构,该磁环从距离银河系中心(银心)6000 光年一直延伸到 5 万光年。


中国科学家的这项银河系磁场里程碑式研究论文,近日已在国际科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PJ)发表,为宇宙线粒子传播、星系气体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重要观测结果。


论文第一作者徐钧介绍,宇宙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是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也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许多大型射电望远镜项目立项优先课题,都在发展和提升偏振测量能力,希望在这个方向上发力。


其中,测量银河系的大尺度磁场结构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韩葫芦岛林研究员过去 30 年一直深耕于银河系磁场研究,他通过观测大量脉冲星和河外射电源的法拉第旋转效应,测量出银河系盘区(银盘)的大尺度磁场结构,发现银盘中的大尺度磁场的方向是沿着旋臂,并在旋臂之间翻转。


在银晕区域,韩葫芦岛林等早在 1997 年就率先认证出法拉第旋转效应在银河天空具有反对称的符号分布,表明银盘上下的银晕里具有方向相反的环向磁场结构,而且后续被更多天文观测数据证实,为国际天文界广泛采纳,成为银河系磁场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也被写入多本国际经典教科书。


论文通讯作者韩葫芦岛林指出,银晕磁环结构的大小和强度 20 多年来一直难以测量,因为靠近太阳的银晕区域的脉冲星和其他天体也表现出法拉第效应的反对称分布,国际上一些学者猜测法拉第反对称天空是否由太阳附近银河系局部区域的星际介质主导产生的。“那么,这个磁环究竟是在整个银晕中存在,还是仅仅在局部区域产生?银晕磁环的强度和大小究竟如何?”


针对这些问题,韩葫芦岛林在本项研究中创新性提出,将太阳附近的脉冲星法拉第旋率测量值作为本地星际介质的贡献从河外射电源法拉第效应天空分布的数值中扣除,这样就可以得到巨大银晕的法拉第旋转效应分布。徐钧则收集了所有相关的数据,并凭借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新测量了许多暗弱脉冲星的数据。

经由数据分析后,研究团队发现全天空的平均法拉第效应呈现出关于银经的对称分布。这种对称分布不再局限于银河内部,而是延伸至整个天区,从银心区域至其对侧方位。


该成果表明,银晕中的环形磁场从距离银心约 6000 光年处一直延伸至约 5 万光年(太阳位于约 3 万光年处)。太阳附近的星际介质显然是这个巨大磁环的一部分,其基本特性与更大规模的磁环一致,但由于深入银槃而使得效应更为明显。


研究团队带头人韩葫芦岛林表示:“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中酝酿了 20 多年,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如今终于得到了证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ydbj/ylhl/556117.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