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护理

杭州国资创投:携手民间资本,共创未来

作为“资金第五城”的杭州,近年来在国内资本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除了民间资本的活跃度高、规模大外,在各地“基金招…

作为“资金第五城”的杭州,近年来在国内资本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除了民间资本的活跃度高、规模大外,在各地“基金招商”的浪潮中,地方国资也逐渐走向前台。

2023年,杭州的GDP突破2万亿元,背后离不开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两大“引擎”的驱动,而这一切与各路资本的撬动力量密切相关。

去年年中,杭州组建了总规模超3000亿元,涵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3+N”产业基金集群。从最初的风险投资探索,到激活民间资本打造“风投之城”,再到如今国有资本的入场,打造千亿级“基金矩阵”,杭州国资创投正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构建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

今年2月,杭州科创基金公示了第二批6家拟合作单位。短短一年时间内,这只1000亿元的母基金已公示了两批13家拟合作投资机构。

2022年6月,杭州就《关于打造“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聚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整合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由其投资N只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等,最终形成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3+N”杭州基金集群。

至此,杭州的三大母基金正式亮相,基金规模均为1000亿元,资金来源包括存量基金、市财政预算资金、市属国企自有资金等。充足的民间资本加上不断壮大的国有创投资本,让杭州成为近两年投资界的“香饽饽”。

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杭州在创新创业氛围和独角兽数量上毫不逊色,但创投资本的规模化、品牌化、体系化、集群化在3000亿元基金集群设立前并不成熟,主要体现在:民营创投机构虽多,但整体规模较小;缺乏体量大的母基金。

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杭州从2021年开始在母基金设立上频频发力,先后设立了杭州创新基金、杭州科创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信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业基金、杭州泰格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等。在此基础上,又打造了上述3000亿元“3+N”杭州基金集群。

这些母基金的设立,不仅吸引了国内头部管理合伙人(GP)机构落户杭州,也进一步壮大了本地创投机构的资本实力。表面上与全国多地百亿、千亿“基金矩阵”无异的“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背后却是一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体系,以“接力投资”实现企业全阶段赋能。

同时管理杭州科创基金和杭州创新基金的杭州资本对记者介绍,杭州科创基金定位为政策性的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方向为“投早、投小、投科技”,投资阶段以初创期的科创投资(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为主。目前已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截至2023年底,杭州科创基金累计合作规模超600亿元,合作子基金数量超200只,投资企业超2000家,撬动社会资本超450亿元。

杭州创新基金是一家市场化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专注于成长期的私募股权投资。它以母基金的形式参与投资或设立行业母基金、子基金和专项子基金。例如,与泰格医药共同组建的 200 亿元产业基金,目前已投资超过 30 个子基金,直投项目超 50 个。

截至 2023 年底,杭州创新基金组建规模超 850 亿元,投资项目超过 300 个,累计投资金额超 230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 800 亿元。杭州并购基金则定位为市场化的国资并购基金,主要关注收购成熟阶段企业,通过子基金投资、股权直投、结构化投资等方式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与创新基金相比,并购基金的投资方式更综合,提供金融服务。通过与头部财务投资机构、本地特色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券商银行、上市公司等合作,帮助杭州企业补链、强链、拓链。截至 2023 年底,杭州并购基金组建规模近 610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 470 亿元,投资项目超 1000 个,累计投资金额近 500 亿元,促成了蚂蚁消金、零跑汽车、西湖云谷等重大项目的投资。

在杭州产投融生态峰会上,有外地投资人评价道,随着 3000 亿元基金群的设立,杭州产投融生态更加完善,有利于本土创业者和创投机构,也增强了与一线城市的竞争力。杭州打造创投名片,值得持续关注。

杭州国资机构更愿意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引导和推动市场化机构投向早期创新项目,而不是直接投资。例如,杭州的创业引导基金和天使引导基金明确规定不能直投。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轮值会长周恺秉评价道:“杭州的国有资本更愿意去做伯乐的伯乐。”

杭州资本董事长孙刚锋表示,以母基金为主的投资策略有利于支持民营投资机构的发展。“对城市经济而言,重要的是吸引投资人在本地投资。我们以母基金为链接点,构建杭州的创新创业创投生态网,引导创新主体和资源汇聚到杭州。”孙刚锋说。杭州国资相信市场的力量,让市场主体发挥专业能力,并通过母基金引导市场向早期创新项目投资。

通过建立生态网络,母基金能够汇集更多市场智慧,尽可能覆盖市场盲点,打破信息不对称。杭州国资创投为生态网络插上了数字化“翅膀”,旨在加速资源匹配和创业企业赋能。

浙江晟霖益嘉科技有限公司因杭州国资创投的帮助而受益匪浅,他们表示,公司获得了政府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对接,以及投资机构的支持,这极大地加快了公司业务发展。目前,该公司正加速生产钙钛矿电池的真空蒸镀设备。

慧眼识珠固然重要,但科技加持也不可或缺。去年推出的“实业智投”数字平台,一方面利用建模和算法提高产业评估效率;在复杂市场环境下,该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和智能匹配项目与资源、投资机构和政策,扩大联动效应。

杭实资管负责人表示,“实业智投”数字平台有效连接产业链、投资链、招商链和赋能链上的相关主体资源,促进投资要素的多向流动和协同。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化”是国内许多投资人对杭州国资创投的评价。在民间资本活跃的地区,国资在市场缺位时如何弥补,同时又不成为社会资本的取代者和挤出者,杭州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以创新基金为例,杭州与国内外投资机构和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设立行业母基金和子基金。在重大项目落地推进中,创新基金采用“头部机构推荐+市区共同研判+社会机构领投”的机制,发掘优质项目。

杭州金投管理的并购基金,在合作伙伴上涵盖头部机构、区域特色机构、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和科研院所,并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市场化探索。他们建立项目跟投、超额收益分成和延期支付等机制,激励和约束基金管理主体提升运作管理水平,强化投资决策责任。

杭实资管除了管理杭州区域政府基金外,还接管了浙江省其他县市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管理规模达180亿元,投资项目70余个。他们还注重科技链和资金链的链接,50%以上的项目聚焦杭州五大产业链,并围绕产业上下游进行拓展布局。杭实资管与西湖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共同转化科技成果,并已成功转化多个项目。

杭州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低,只会在市场失灵或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时关注或支持。杭州科创集团董事长许宁曾对此做出评价。

许宁列举了市场失灵的三个关键节点:

1. 2000年杭州创投市场刚刚起步,民营经济对风险投资的意识不足。以杭高投为代表的国有资本以直投项目为主,为科技企业和成果转化项目提供服务。

2.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科技企业融资困难。杭州先后设立了1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等机构,通过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融资。

3. 重大产业化项目所需的资金量庞大,市场化机构缺乏动力和能力参与。杭州国资创投会提供相应支持。

近期发布的《2024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截至2024年4月,杭州共有43家独角兽企业和382家准独角兽企业,分别比去年增加1家和28家。虽然错过了阿里巴巴,但活跃的市场化VC和不断奋发的国资创投推动下,杭州将涌现更多创新生力军和独角兽企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ydbj/ylhl/552653.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