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 日下午,两艘加注船舶“新奥普陀号”和“海洋石油 301”分别在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 9 号和 16 号泊位同时向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免税液化天然气(LNG)加注作业,共计加注超过 9700 立方米的 LNG 燃料。这是全国首次两艘国际航行船舶在同一码头同时完成 LNG 加注业务。
截至目前,盐田港已开展船对船 LNG 燃料加注 30 次,完成加注量达 14 万立方米。其中,2024 年以来,盐田港已加注 8.8 万立方米的 LNG 燃料,加注总量已超过 2023 年全年。
大鹏海关船舶监管二科副科长吴清宝表示,此次盐田港首次开展双船同时加注,由两艘加注船舶同时向两艘集装箱货轮开展免税 LNG 加注,共计 4770 吨。其中,首航的“达米埃快航”轮是全球最大的 LNG 动力集装箱货轮之一。
盐田港作为我国港口最早大规模使用岸电、岸电供电量全国最大、覆盖泊位最多的集装箱码头之一,早在 2015 年便实施岸电系统项目,成为全国最早进行岸电工程的码头之一。
今年 4 月,盐田港的高压岸电接驳突破 100 艘次,总供电量超过 200 万度,均创单月新高。1 至 5 月,高压岸电接驳近 450 艘次,较同期增长近一倍,总供电量近 900 万度,减少船舶碳排放近 7000 吨。盐田港曾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首批“国际卫生港口”称号,并连续四年三次获得“全球最佳绿色集装箱码头”大奖。
6 月 2 日晚,盐田港还迎来使用甲醇燃料的集装箱船舶“安妮马士基”的靠泊。
作为超大型船舶首选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港,盐田港拥有突出的深水良港天然优势,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以及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近年来,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盐田国际,以及海关、海事、边检、引航站、交通局等部门的支持协作下,盐田港持续升级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拥抱新质生产力,逐步实现跨关区供应、免税 LNG 储罐常态化、“一船多供”模式,在全球港口中居于领先地位。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盐田港将继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拥抱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更高水平国际航运枢纽,为“建设绿色港口、守护碧水蓝天”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记者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