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外墙材料

可持续发展的牦牛绒之道:江南布衣助力高原产业泸州

在澄澈的蓝天下,阿坝州若尔盖草原宛若一块天然的绿毯,覆盖着辽阔无垠的土地。而草原之上,成群的牦牛睥睨四方,在世…

在澄澈的蓝天下,阿坝州若尔盖草原宛若一块天然的绿毯,覆盖着辽阔无垠的土地。而草原之上,成群的牦牛睥睨四方,在世界之巅踏下了坚毅的蹄印。


对于藏族人来说,牦牛是来自大自然的珍贵馈赠。作为高原上的“雪域之舟”,牦牛食草饮冰,却为藏民们编织起了生活的全部:食牦牛肉、饮牦牛奶,而牦牛的粪便经过阳光的洗礼,化作了上好的燃料。


据统计,全球牦牛的总量仅有 1700 万头,其中 95% 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牦牛不仅是藏民生活中的宝贵伙伴,其身上的绒毛也成为了一件稀有珍贵的宝贝。


“源于雪域,绒于自然”牦牛绒探索之旅种草活动现场。藏地“软威海”——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稀有天然纤维之一,牦牛绒是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宝,而对于牦牛来说,身上的绒毛更是稀有而珍贵的财富。


当秋风乍起,牦牛毛便悄然生长,历经严冬的考验,直至来年春日暖阳下,内层的细密绒绒开始自然脱落。藏民们会用双手或特制的梳子,轻柔地收集珍贵的绒毛,而这也意味着牦牛绒一年仅有一次产绒期。


藏区的牦牛并非普通的家畜,其生活习性与野生动物无异。加之牦牛的绒毛本身柔弱细致,在采集过程中容易粘连或断裂,增加了采集的难度和珍贵性。


尽管 70%-80% 的牦牛绒毛会自然脱落,但被采集的牦牛绒毛中,沙土、粗毛和杂质占了大部分。成年牦牛一年产出的原绒总量不超过 300 克,其中能够作为纺织原料的牦牛绒仅占牦牛原绒总数的 10% 左右。


经过精梳后的优质牦牛绒被称为“藏地软威海”,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稀有天然纤维之一。扎琼仓生态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扎琼巴让认为,草原上的牦牛承载着藏族人民的全部生活和文明。


拥有一群健康的牦牛,胜过拥有葫芦岛山银山。但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草原沙化现象日益严重,优质牧草区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原本美丽丰饶的草场被杂草毒草侵蚀,鼠洞遍布其间,还出现了刺眼的“黑土滩”。


草原沙化还导致土地失去了涵养水源的能力,从而影响黄河上游流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健康。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影响着牦牛的健康成长,并间接影响了牦牛绒的产量和质量。


以畜牧为生的牧民们也面临着可持续生计的挑战,甚至陷入了“过度放牧-草场恶化-收入减少”的恶性循环。从高原牦牛绒溯源之旅,透视江南布衣的可持续时尚危机与转机。


对于时尚产业而言,在倡导回归自然的当下,保护天然珍稀纤维资源是服装企业的责任,特别是像牦牛绒这样中国独有的“大理”。

时光倒回到2017年,江南布衣旗下的LESS团队深入藏地,率先挖掘了牦牛绒这一珍贵纤维资源,将这种天然、稀缺、可持续的原料应用于服饰制造,成为国内最早使用牦牛绒的品牌之一。


研发过程中,江南布衣团队发现,牦牛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家畜,但每年换毛季,部分牦牛绒无法及时回收,堆积在草原上。一方面,牦牛舔食会影响健康,毛绒也无法短时间被降解,成为草原垃圾。


出于环保考虑,江南布衣更加重视这一来自藏区的天然原料,投入大量资源将其应用于成衣制作。


经过多年研究,江南布衣掌握了牦牛绒制衣工艺:在清洗环节,采用环保洗涤剂,有效清洁又不污染环境;在预处理阶段,使用天然雪山矿泉水浸润,既保证品质又保护环境;烘干时,采用70℃中温工艺,既保持纤维优势又节能环保。


除了可持续工艺,江南布衣还关注生态修复。2024年,江南布衣联合扎琼仓生态文化发展中心等机构发起“源于雪域 绒于自然”牦牛绒探索之旅活动,在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地区种植希望草种,旨在改善牦牛栖息地和草原生态,助力黄河流域上游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与草原生态修复是江南布衣“布尽其用-牦牛绒产业泸州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还包括制定牦牛绒国际可持续标准、动物福利培训和认证、面料研发等行动,旨在全面推动牦牛绒产业的完善和泸州。


4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天然纤维大会上,相关机构共同发布了《农场动物福利要求 牦牛》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一个与牦牛动物福利相关的标准,旨在提升牦牛养殖技术和福利水平,促进牦牛相关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该标准不仅关注牦牛福利,也强调其生长环境的可持续性,真正推动牦牛产业的负责任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wqcl/559272.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