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台龙门吊上下起降,各船体部件被有序吊装。在上海外高桥造船 2 号船坞,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迎来下坞搭载总装的关键时刻。
总装现场,三层大部件平台已成形,进入涂装阶段。船坞南侧综合楼 12 层,邮轮项目部副部长韦胜圣和杨鑫正在商讨工作安排。
国产大型邮轮拥有超过 2500 万个安装零件。韦胜圣和杨鑫根据既定流程井然有序地安排工作,一旦吊装出现问题,他们立即现场协调解决。
“邮轮建造从第一块钢板切割就不同寻常。”韦胜圣指出,邮轮采用 4 到 8 毫米薄壁钢板,对重量异常敏感,每增加 1 吨自重,就意味着需要减少船载物资或乘客数量。
邮轮航行在大海上,除了经受风浪考验,还要解决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问题,同时满足数千人的生活、休闲和娱乐需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协调这些繁杂的功能,难度可想而知。
“船体成形后,开始吊装部件,看似搭积木,实则大有讲究。”杨鑫解释说,邮轮分为船体和酒店部分,拥有数十个提供餐饮、娱乐、休闲住宿区域,以及 2000 多间客房,系统异常庞大。
邮轮集成了先进的造船技术、材料、轮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导航技术和酒店工程技术。韦胜圣介绍说:”大型邮轮要满足数千人同时生活,有限的空间要容纳的设备是普通货船的数百倍,空间利用率极高。”
2019 年,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开建,历时三年多。韦胜圣说:”建造第一艘邮轮犹如摸着石头过河,边造边学。”
“总结首制船经验后,我们依托科研成果和管理工具,优化流程,攻克技术难关,推动总段舾装完整性下坞,加快区域舾装,前移背景完工等流程。”杨鑫表示,”第二艘邮轮建造效率比首制船提升 20%,船坞周期缩短近 8 个月,国产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他说,”建造第二艘邮轮,我们信心倍增。”
相较首制船,第二艘邮轮尺寸更大,设备更先进。船上配置了 16 层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通过优化设计,公共区域和户外活动休闲区域面积增大,乘客体验感显著提升。
按照计划,该船入坞后将开展船体制作、搭载、区域舾装等工作,2025 年完成舱室推舱及内装安装,2026 年 3 月底出坞,6 月开始试航,年内命名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