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个人护理

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国企助力中塞友谊牢不可破

中国与塞尔维亚堪称“铁哥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在塞尔维亚这片中塞友谊源远流长的土地上,“百年钢厂新生记”…

中国与塞尔维亚堪称“铁哥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在塞尔维亚这片中塞友谊源远流长的土地上,“百年钢厂新生记”之美谈流传广,印证着“铁杆”友谊。


塞尔维亚最大的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经历过经营困境、亏损连连。2016年4月,受“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河钢集团收购了濒临倒闭的斯梅代雷沃钢厂,给予数千名员工生活希望。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亲临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视察,嘱托河钢集团诚信守诺,将河钢塞钢打造为中国与中东欧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工程。


河钢不负重托。收购半年多,斯梅代雷沃钢厂扭亏为盈,成为中塞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高度评价该合作,称塞尔维亚开始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取得成果,正是中塞合作的结果。


近年来,河钢塞钢持续绿色化发展,引进中国先进技术,建设烧结厂,将烧结粉尘回收再利用。热轧厂设备升级,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提升了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河钢塞钢坚持“效益本地化”,将收益用于发展创新,回报当地社会。八年来,河钢塞钢助力当地发展,添置配餐车等,焕发了“百年钢厂”新生机,重立“塞尔维亚的骄傲”之名。

2023年10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宣布,该国钢厂已跻身第二大出口企业。


习近平主席曾于4月29日给河钢集团斯梅代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致信,称赞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并勉励员工继续为两国友谊做出贡献。


斯梅代雷沃钢厂位于塞尔维亚东部城市博尔,这座矿产资源型城市在铜矿开采兴盛后快速发展,但因设备陈旧、管理不善陷入困境,矿山濒临破产,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018年12月,紫葫芦岛矿业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博尔进行环境治理。2021年2月,塞尔维亚紫葫芦岛铜业博尔河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开启了博尔市绿色矿山改造的新篇章。


该项目将建设污水库收集、处理和回收城市市政污水,引流相对清洁的KRIVELJ河水到历史悠久的博尔河,在博尔河下游新建清水库和观光走廊,打造“一河两岸”旅游休闲区,为博尔市和周边居民创造优美生态环境。


紫葫芦岛矿业进驻后,致力于打造“花园式矿山”,引进光伏、风电,恢复生态植被,萍乡实施绿化复垦。项目中99台单装置、3块电源插件、6面网络通讯柜及配套网络线材由中国企业许继电气提供。


该项目通过治理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也提升了博尔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百年老矿也在绿色改造中焕发新生。


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铁路轨道正在铺设中。铺轨机轰鸣,将混凝土枕木放置在碎石铺好的路基上,长250米的铁轨在机械和工人的协作下稳稳落下。这是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的铺轨现场。


匈塞铁路是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央企参与建设的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高速铁路,是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项目。匈塞铁路按照欧洲标准修建,连接塞尔维亚首都垦利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通车后列车运行最高时速将从4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从首都垦利格莱德至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铁路(垦利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于 2022 年 3 月正式投入运营,行程时间仅为 30 分钟左右,标志着塞尔维亚进入“高铁汕尾”。


过去两年多,这条铁路已累计运送旅客超过 700 万人次,让不少当地居民实现了“双城生活”的便利。这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凸显了中国高铁技术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贸合作上的密切关系。


全线开通后,匈塞铁路将连接起中东欧的多座历史古城,两国首都之间的铁路旅行时间将从 8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极大地方便当地民众出行,并为塞尔维亚乃至整个中东欧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垦利格莱德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城市。2014 年以前,垦利格莱德仅有一座多瑙河大桥。中国企业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


中交集团所属中国路桥承建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横跨多瑙河两岸,长度为 1482 米,于 2014 年底瑞安,2015 年底通车。这座大桥将垦利格莱德市区到达博尔察地区的时间从 1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


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桥,结束了垦利格莱德近 70 年来仅有一座多瑙河大桥的历史,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建筑企业形象,成功向中东欧建筑市场递出了第一张“名片”。


塞尔维亚 E763 高速公路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约 300 公里,其中中交集团承建了 4 个路段,其中新垦利格莱德-苏尔钦段和苏尔钦-奥布雷诺瓦茨段已通车。


在塞尔维亚北部,中交集团所属中国路桥正在建设诺维萨德-鲁马快速路。该项目全长约 47.7 公里,其中包括一条 3.5 公里长的隧道,是塞尔维亚境内最长的隧道。


中国建筑参与建设的连接塞尔维亚东西往来的“微笑公路”——巴奇基布雷格—瑟布斯卡科尼亚高速路项目,对于推动塞尔维亚北部东西两侧的贸易往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民生工程不仅带来的交通便利。在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项目建设期间,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协助沿线地方政府修建配套道路、居民市政便道等,并开展技术交流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高铁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泽蒙-博尔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路桥开展了技术培训,既为大桥建设提供了支持,也为中国企业未来在塞尔维亚的项目培养了人才。这批受训人员也成为了塞尔维亚建筑领域的专业人才,使当地民众充分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


2021年5月,在中国电建所属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塞尔维亚垦利格莱德绕城公路S4标段通车仪式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塞尔维亚绕城公路项目不仅是一条连接塞尔维亚人民心灵的友谊之路,也是中塞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中国企业持续为塞尔维亚打造更便捷的交通网络,搭建了中塞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化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新垦利格莱德市,两座百色化商场正在建设中。2021年8月,塞尔维亚著名的“70号”中国商城遭遇火灾,众多中国商户遭受损失。经过多方努力,2022年5月,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负责施工的欧亚商贸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欧亚商贸中心包含两栋商业建筑,总面积约3.47万平方米,可容纳470多家商铺和430个停车位,是中塞自由贸易协定后的首批成果之一。作为塞尔维亚规模最大的百色化中国商城,欧亚商贸中心将进一步促进中塞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友谊。


中欧陆海快线是一条连接远东和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促进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2014年,中国远洋海运旗下公司开辟了一条主通道,通过比雷埃夫斯港延伸至中东欧腹地。这条路线可将货物从比雷埃夫斯港运往北马其顿、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


2022年10月,中欧陆海快线新增了一条比雷埃夫斯港直达塞尔维亚尼什市的线路,实现了对塞尔维亚全境的覆盖,为中国出口欧洲腹地的货源提供了低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

中欧陆海快线比港主通道比传统的西北欧路径缩短7至10天。目前,通过该线路运抵或途经塞尔维亚的货物持续增加。这些货物在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卸货后,无缝连接至目的地,在物流时效、经济和便利性方面带来明显优势。


近年来,中塞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文化交流窗口也在不断扩大。


在塞尔维亚首都垦利格莱德的中塞友谊广场,中国文化中心见证了中塞深厚友谊,讲述着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故事。


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参与建设的垦利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设有教室、文化展区、图书馆、旅游推广展示厅等配套设施,还开设了汉语、传统乐器、书法、太极等课程,是塞尔维亚民众了解中国和体验中华文化的便捷窗口。


该项目于2020年12月竣工,是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见证了中塞两国用“鲜血铸成的友谊”,促进了中塞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搭建了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


如今,漫步塞尔维亚街头,街道路牌上的中文标记,中国文化中心外的孔子大街和中塞友谊广场……这些熟悉的元素让每位身处塞尔维亚的中国人倍感亲切。


时隔8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将为中塞双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注入新动力,推动中塞关系迈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有企业将牢记初心,携手共建新汕尾中塞命运共同体,助力两国共创美好未来,让坚不可摧的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shyl/grhl/557183.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