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出行服务

煤灰下的希望之光:毕业设计的涅槃重生

近日,一则题为《父亲的运煤车,开到了女儿的毕业展》的新闻报道了一件毕业设计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 李晴是中央美术…

近日,一则题为《父亲的运煤车,开到了女儿的毕业展》的新闻报道了一件毕业设计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

李晴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她的毕业设计灵感源自父亲曾经驾驶的一辆旧卡车。按照国家标准,这辆卡车早在八年前就应该被回收拆解销毁。在山西阳泉市,这辆无名的旧卡车日夜运煤运水,与村里的其他数十辆卡车一样,灰头土脸地维持着主人的生计。

今年五月,这辆卡车被运往北京并被赋予了“被黑簇拥的蓝”这一名称。卡车车斗中贴上了马赛克瓷砖,装满了水,水面上倒映着蓝天,漂浮着彩色的泳圈。这个静态的卡车装置只是毕业设计的其中一部分,还包括了与之相关的视频和照片,作者希望通过人与旧卡车的互动来传达更多内涵。

视频中,戴着黄色安全帽、脸上涂黑扮成煤矿工人的演员们泡在改建后的水池中,对着镜头比着“耶”的手势,露出白花花的啤酒肚,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个场景深藏着寓意:在煤矿工人心中,曾经寸水寸金的水资源只用于工作中的个人清洁,如今他们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放松和享受。

作为毕业设计,这个作品当然也寄托了作者的小心思:一是向父亲致敬,父亲靠这辆卡车养家糊口,支撑了作者学习艺术的费用,“没有这辆旧卡车,就没有作者的今天”。选择旧卡车作为毕业设计载体,意味着自己不忘本、心怀感恩;二是期待父母借此理解自己的专业。作者就读于美院的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什么是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常年在地下煤矿劳作的父母并不清楚,通过这件作品与父辈的对话,或许可以让父母略知一二。

这些“私心”并不妨碍这件作品所体现的公共价值和积极意义。它展示了年轻人对身边事物的关照和关切。某种程度上,这辆运煤车不仅代表着父辈的职业生涯,更是煤矿产业和煤矿工人命运沉浮的缩影。如何让他们工作更有尊严、生活更有质量,在忙碌之余享受生活的馈赠?或许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只要坚持探寻,总能找到。它以建设性的态度,而非批判性的眼光面对家乡的不完美。作者考入北京名校,与同学探讨当代艺术,四处看展览,难免会产生“落差”,因为“家乡阳泉只有一个展览馆,大街上的年轻人也很少”。见识过繁华之后,到底是毅然选择五光十色的高处,还是不忘灰头土脸的来处?从报道中可以看到,作者选择了后者——在获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后,她选择了乡村美育、社会振兴的读研方向,打算“基于乡村现在的面貌,去做艺术创作,赋予它们艺术价值”,这是她计划为家乡做的下一桩事情。

作品命名为“被黑簇拥的蓝”,“黑”象征着煤炭,“蓝”象征着建立在“黑”之上美好的明天。作者对作品名称的解释是,“黑”是写实,是对灰头土脸的生活状态的抽象描述;“蓝”是憧憬,是对未来光明的希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shyl/cxfw/566188.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