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新网记者随交通运输部“我们一起去看海”全媒体采访团来到江苏太仓。
2024年上半年,太仓港水运出口汽车24.42万辆,比上年增长2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13万辆。
过去,江苏服装、家具、家电这“老三样”在海外很受欢迎。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成为江苏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
南京海关统计,2023年,江苏“新三样”出口额达到194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12.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增长3.6倍。
在长江入海口的太仓港,江苏“新三样”从这里“出海”,运往世界各地。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操作部经理王宁介绍,2023年,太仓港出口的“新三样”数量超过48万标准箱,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18万辆,创历史新高,太仓港也成为江苏汽车出口第一大港。
中新网记者看到,偌大的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上,停满了即将“登船”出口的崭新汽车,密密麻麻。一些车辆装在特別设计的框架上,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巨大的龙门吊林立江岸,卡车、船只不停地装卸货物,运送汽车的车辆从四面八方排起长队。
位于太仓港核心港区的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是太仓港第一个建成的国际化、专业化公共码头。主要经营集装箱和杂货的港口装卸、仓储、运输及相关配套延伸服务,也是长江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基地。
太仓港每天集装箱船舶往来频繁,调度任务繁重。太仓港引进了智能化手段,用于生产运行。太仓海事部门开发了海事数字孪生平台系统,联合港口成立了港航一体化服务平台工作专班,建立了港航综合协调指挥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船、港、货”的联合调度,初步形成了集装箱码头联合调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