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汽车用品

张培忠:让广东文学馆焕发新生,文学产业共谱新篇章

新近建成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汇集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广东文学馆。三大场馆合一,如何激发广…

新近建成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汇集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广东文学馆。三大场馆合一,如何激发广东文艺事业新发展?广东文学馆如何开拓新时代广东文学新局面?

日前,《羊城晚报》独家专访了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

打造有生命力的公共设施和文学生态

羊城晚报:广东文学馆在展陈设计上如何体现本土文学特色与亮点?

张培忠:广东文学馆设置了七个展厅,其中四个常设展厅按时间顺序依次是:广东古代文学展厅、广东近代文学展厅、广东现代文学展厅、广东当代文学展厅。还设有两个特色常设展厅:港澳台侨作家文学成就展厅和“鲁迅家”展览厅。

这些展厅以时间为经,色调为喻,全面展现了广东文学从先秦萌芽至今逾两千年的辉煌历程。展厅主题与广东文学成就与特点相互呼应。

例如,“海上明月——广东古代文学”展厅标题源自唐代宰相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寓意广东古代文学光彩照人。展陈时间从先秦到清代中期,重点介绍了赵佗、杨孚、惠能、张九龄等广东本土作家作品,以及谢灵运、韩愈、刘禹锡、苏轼等入粤作家的文学成就。

“破浪以飏:广东近代文学展厅”聚焦 1840-1919 年间广东文学发展历史与成就,标题源自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寓意近代广东文学引领文坛革命。

“铁火新生:广东现代文学展厅”标题源自广东左联作家冯铿的《铁和火的新生》,展示了 1919-1949 年间广东文学伴随中国革命和民族进步而发生的变革,进入全国地域文学先进行列。

“香飘四季:广东当代文学展厅”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文学风貌。标题源自当代作家陈残云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既符合广东地理和气候特色,又精炼地概括了广东当代文坛百花齐放、成果丰硕的盛况。

羊城晚报:广东文学馆在同类展馆中处于什么位置?

张培忠:全国现有 79 个文学馆,其中省级以上文学馆有 24 个。从规模而言,广东文学馆在全国文学馆中并不算大,但其在内容呈现、展陈形式和特色打造方面都有创新之处。

羊城晚报:文学馆既是公共设施,又是文化产业载体,如何在运营中引入市场概念?

张培忠:引入市场概念需要注入新的思维,比如利用白鹅潭作为十三行旧址的地缘优势,进行资本化运作。还要有创新思维,突破条条框框,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适应民众和市场需求,实现文学事业和文化产业“双向奔赴”,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提出,应将文学场馆视为生態,持续开展文化活动,如每日讲座、每周活动、每月大型活动,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打造富有生命力的公共设施和文学生态。

购票入场?

张培忠:暂时未考虑,但若市民對剧场等公共设施有需求,可尝试商业化运作,以演出收入反哺场馆。我们倡导机制灵活性,大胆开拓创新,让文学馆“活”起来。

广东文学的优势和短处

张培忠:李敬泽曾评价,广东作家表现突出,整体实力已跻身中国文学第一方阵。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数据佐证了这一点:238部參评作品中,80部入围作品中广东作家佔10部;最终10部長篇小说提名中,葛亮《燕食记》和魏微《烟霞里》入选。

广东文学成绩归因于作家协会的创新机制,既重视名家推荐,也重视新人培养。未來仍需持续探索:如何科学分配创作资源,推动文学“破圈”“跨界”传播;如何完善文学扶持政策,建立新型文学业态管理机制。

虽然势头强劲,但反映大时代的伟大作品较少。一些作品虽名气不错,但仍有待提升。

缺乏传世之作的原因

张培忠: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是作家抱负不足,名气后鬆懈;或浮躁急于出手,缺乏精雕细琢。我也思考作家是否具备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素质、学识和境界。当前作家往往以偏概全,缺乏对丰富复杂现实的把握。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作家难以触及现实的痛点。

外因是体制机制存在障碍。张培忠倡导加强文学院建设,吸納优秀人才,培养作家主力军,保障有理想有能力的作家。

广东文学馆的作用

在文学创作和作家培養方面,广东文学馆将实行灵活机制,如作家聘任制,通过项目方式招聘,完成后续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典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均出自体制内作家。体制保障有助于作家潜心创作。张培忠呼吁,应为作家培养提供一定数量的专业编制。

文学馆是一个可以随时举办高端培训和作家交流项目的平台,它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挑选作家,为他们提供食宿,并组织采风和创作。

虽然中国拥有大量的作家,但在世界舆论场上我们的声音却相对较小。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广东作为拥有超过3000万华侨的华侨大省,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窗口的地理交汇点、经济交融点和意识形态交锋点,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独特的地缘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中的文学馆作用

2019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成立,至今已举办了三届。我们将继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的平台作用,每年举办峰会和采风交流活动;联合出版集团将拿出一定资金,连续三年面向港澳作家征集反映大湾区建设的作品,并在三年内支持出版15至20部,并联系出版社出版;结合明年的项目安排,申请资金,把港澳青年作家的培养纳入广东青年作家培养的框架。我们还将推动网络文学走向海外,并利用港澳地区的影视优势,促进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有了文学馆这一平台,我们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可以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馆合一”作为文化创新的发动机

美术馆、非遗馆和文学馆这三馆不仅在物理上相邻,内在联系也十分紧密,它们都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但各有侧重。美术馆主要展示画面,非遗馆主要展示实物,而文学馆则主要展示文字。

接下来,我们要探索1+1+1>3的呈现方式。例如,美术和文学相结合可以体现为动漫和绘本,非遗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故事,我们可以邀请作家和非遗专家合作,共同举办活动和研讨,探索文化的产业化之路和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三馆要加强合作,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走出一条新路,成为创新的发动机。我们要把三馆作为一个实体来经营,除了展陈之外,还可以开发文创产品,联合商家推出文创产品,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应该整合三馆的各自优势和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从珠江口启航,走向世界。

文学馆对广东文学生态链建设的作用

广东文学馆是一个可以进行收藏、展陈、创作、教育、讲座、交流、创意和研究的实体空间,它是实实在在地落地文化的地方。在文学馆建成之前,广东没有有形的阵地和基地,现在文学馆填补了这个空白,它能够更好地实现广东省作协的意图和工作。

广东文学馆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丰富的文化供给,广东省作协不仅要扮演传统的角色,也要顺应新的要求,继续起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将文学馆的平台运营和维护好,做好文学事业,做强文化产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qcjx/qcyp/554741.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