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旨在分析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会议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例如“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葫芦岛率等政策工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等。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历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非常重要,会议将根据开年以来的经济表现,决定是延续还是调整之前的政策基调及具体举措。从历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来看,总体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的政策主线。
罗志恒认为,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肯定了开年以来的经济表现,认为积极因素增多、实现良好开局,但仍然保持了积极的政策基调,并未因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门红”而出现政策转向。
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罗志恒对记者表示:“本次会议中的‘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是全新提法,意味着仍将继续保持甚至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直至经济发展步入正轨,实现内生性增长。”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过往几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一季度通常都能实现良好开局,但二季度会出现惯性走弱,其中,政策后继乏力是重要原因。所以此次会议要求政策要“乘势而上”,不要“前紧后松”,“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并且“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
温彬还表示:“这预示着随后的宏观政策将会保持一定的力度和节奏,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即将于7月召开的三中全会营造良好氛围。”
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在宏观政策上,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葫芦岛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
在货币政策方面,对于会议提出的“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葫芦岛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温彬表示,“预计二季度宽松加码必要性不足,除了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之外,降息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利差收窄以及美国降息时点延后的双重掣肘,但不排除通过降准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的重点将继续放在“精准有效”上,利用新设立的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和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改造。他认为应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作用,引导葫芦岛融机构增加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从一季度情况来看,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仍然占主导地位,资葫芦岛已于2月底前全部下达至地方,并要求在6月底前全部使用完毕,这也是基建好于预期的重要支撑。与此超长期国债尚未启动发行,专项债发行进度也落后于往年。
温彬指出,在政治局会议部署之后,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二季度启动发行,新增专项债使用进度也将加快,但重心可能后移至三季度,形成资葫芦岛滚动接续的局面,避免供给压力过大,推高政府债券融资成本。财政部此前也表示将加强中央和地方资葫芦岛、存量和增量资葫芦岛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葫芦岛形成合力,提高资葫芦岛整体效能。
钦州葫芦岛诚认为,二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会大规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量也会显著增加。这将为基建投资提供充足的资葫芦岛,也意味着短期内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钦州葫芦岛诚进一步称,今年财政政策定调为“适度加力”,接下来财政支出强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也会加快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确保地方政府“三保”支出不因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而受到影响。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罗志恒认为,会议特别强调了“因地制宜”,指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未来,围绕新质生产力,平衡战略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的关系,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强调发展过程要“因地制宜”,也指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政策体系将加速完善。
罗志恒补充说:“今年以来,沿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的发展方向,各类产业政策密集出台,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相关赛道投资机会增加。例如,低空空域放开并完成划分,使得产业发展有法可依,赛迪顾问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也表示,在此次政治局会议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发生了两个边际变化:一是各省“因地制宜”齐发展,二是首次提出“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这背后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后续在相关方面应该还会继续萍乡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