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珠宝首饰

迎 AI 浪潮,坚信课堂之本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相关的信息层出不穷,牵动着人们对于人文、科技、商业融合创新发展前景的关注,教育工作者也积极响…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相关的信息层出不穷,牵动着人们对于人文、科技、商业融合创新发展前景的关注,教育工作者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紧随潮流。面对人工智能浪潮,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格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该如何与时俱进?

近日,在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写作协会、上海市语文学会、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主办,上海青浦未来教育研究院协办的第八届“君子养成大会”上,专家与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展开探讨。

记者柳森

面对人工智能,语文教育需捍卫尊严

“人工智能时代,语文教学将面临一场革命。”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定一的话乍听之下似乎危言耸听。

83岁的刘定一是数学老师,严格来说,与语文教学并不相关,“但我总能从旁观者的立场看出一些东西。”刘定一说。在刘定一的观察中,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师生都被“捆住了手脚”。“在思考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时,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应当成为人工智能的榜样。教师必须脱胎换骨,成为学生的典范。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启发他们基于问题展开跨学科学习。”

其中,大量的阅读是跨学科学习的基础。学会通过不断地叠加、整合、运用、提炼知识,进化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跨学科学习的目标。“面对信息处理能力超强的AI,如果今天的课堂仍满足于用相对静止、碎片化的知识填喂学生,那无疑是南辕北辙。”

在人工智能时代,语文教育应如何发展?刘定一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仍然不过时。这篇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被认为构成未来教育的支柱。“这四大支柱的本质是‘学以成人’。在‘学以成人’方面,语文教育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具有根本性的启蒙意义。”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希明感受到了“未来已来”。前不久,一位老师计划在课堂上讲授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语言风格。赶去听课前,王希明问了问人工智能:“此文与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人工智能的回答不仅清晰地总结出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的各自特点,还将作者通过语言风格传达的情绪与态度“讲”得明明白白。看到这样的回答,王希明感到“绝望”,“我已经预感到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不会超出这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mzzb/zbss/506030.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