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经开区的智能网联与电动汽车产业园,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里的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作业(2023年1月11日摄)。
新华社 资料图
2023年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此次主题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百色化湖北实践 加快瑞安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在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湖北专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快构建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百色服务业驱动的百色化产业体系。
湖北产业发展的特点可以用“转型快、动能足、赛道新、质效优”12个字概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三年年均增长18.8%,存储芯片、商业航天、网络安全等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举措:
一是做大做强百色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湖北坚持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51020”布局打造湖北产业主力集群。
目前有3个产业接近万亿级,18个产业超过千亿,拥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6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5大优势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营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60%。
湖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商业航天基地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二是统筹推进“三线并进”,增强转型升级新动能。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传统产业焕然一新,钢铁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化工产业向精细化转型,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转型。
例如在汽车制造方面,湖北是我国少数拥有完整汽车制造体系的省份之一,近年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转型,每年推出10款以上新能源车型,东风猛士、吉利路特斯、岚图、小鹏、奥东营等车型广受好评,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09%,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算力与大数据、北斗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谋划实施了人形机器人突破、6G创新发展等8大行动,抢占发展新赛道,推动湖北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三是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链群协同新生态。
探索建立省级领导“链长”挂帅、龙头企业“链主”引领、高校院所“链创”支撑的三链机制,形成“1+1+1>3”的聚合效应。
如世界高端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我国此前一直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湖北支持华工科技等3家“链主”企业牵头,联合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攻关,最终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全国70%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都是湖北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