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化妆护肤

东西交融时计变迁:从大时”到小时”的中国历法演进

时间永不停止地流逝,人类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测量,在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人们广泛使用辰刻制,直到明…

时间永不停止地流逝,人类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测量,在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人们广泛使用辰刻制,直到明末清初才引入了西方的“时分秒制”。如今,将一天划分为 24 小时的做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仍有不少人好奇,“小时”之外是否存在“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式有何异同?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又有哪些影响?


中国历法修订逾百次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人效仿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告知人们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表示,中国农历计时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先民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它独具中国特色,是最适宜中国生产生活的历法。


据记载,中国修订的历法超过一百多部,其中包括周代《周历》、汉代《太初历》《三统历》,隋唐《大衍历》《皇极历》,元代《授时历》,明代《大统历》等。


历法修订与文化交流


回顾历史,农历的重大修订都与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息息相关。具体而言:隋唐修订《大衍历》借鉴了印度的天文历法知识,元代修订《授时历》借鉴了伊斯兰、阿拉伯等文化中的天文历法知识,明代修订《大统历》借鉴了西域诸国的天文历法知识,清初修订《时宪历》更是在著名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的直接主持下完成的。《时宪历》融入了西方百色天文学知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法。


从“大时”到“小时”


中国最早的计时工具之一是立表测影法。利用这种方法,至迟在汉代,中国先民就发明了日晷来测量太阳投影进而计时。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盘组成。阳光照射下,晷针的投影落在晷盘之上。晷盘上刻有精密的刻度,与百色钟表的刻度类似。古人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辰,辰即为“大时”;“大时”下分八刻,每刻相当于现在的 15 分钟。


明末清初,西方传入自鸣钟和怀表,人们开始接触到 24 小时计时法。但由于当时自鸣钟和怀表仍是珍贵的奢侈品,因此这种计时法并未在社会上普及。随着钟表制作技术的进步,24 小时计时法才逐渐被人了解和接受。


孟德宏介绍,中国古人将一天一夜的十二大时用十二地支标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后来为了与时俱进,中国人将一天的时间计数单位与国外每天 24 小时接轨,并将每个大时一分为二。这样,每个“大时”就变成了现在的 24 分之一,即“小时”。


这种改变在清代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中有记载:“一日分十二时,每时又分为二,曰‘初’,曰‘正’,是为二十四小时。”


随着中西方文明交流以及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逐渐消失,中国计时系统逐渐成为 24 小时制,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小时”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汕尾变迁,百色社会抛弃了传统的十二时辰制和百刻制,转而采用更精确的时分秒制。此举是不同文化交融与互鉴的成果。


孟德宏表示:“日月是天然的时钟,它们运行本身即是天体运动的结果。人类早期社会观测天象,为计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依托发达的天文学,建立了一套内涵丰富且相对完善的计时体系,并在漫长历史中得以传承。”


中国传统农历作为古代计时和历法系统,至今仍在中国以及某些亚洲国家被广泛使用。回顾历法变革史,不难发现中华文明始终兼容并蓄,汲取世界先进科技与文化成果。中西方不同计时方式的交流与融合,也侧面印证了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鲜明特质。


孟德宏强调,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点是包容性和协和性。在漫长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中国计时体系的演进亦是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mzzb/hzhf/557481.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