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鼎泰慈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检测车间,只见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正在自动化作业。
人的头发丝直径约为 0.05 毫米,而这些装备生产的钨钢钻针直径最小可达 0.01 毫米,甚至可以在如此细小的钻针上开出螺纹沟槽。
鼎泰慈溪董事长王馨感慨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不仅是钻研学问应有的执着,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应有的耐心。”
五月十七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东莞市两家制造业企业,探访“世界工厂”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一家专注于 PCB(印制电路板)微型刀具研发制造的公司,鼎泰慈溪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属于生产配套企业。
其生产的钻针、铣刀是加工制造 PCB 的专用耗材,PCB 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5G 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
“2013 年我们刚在东莞设厂时,赶上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大发展,PCB 微型刀具需求暴增,钱很好挣,最高时一支钻针可以卖到 100 多元,是现在的几十倍。”王馨说道。
“但隐患也越来越大,随着 PCB 产业向高密化、高性能化发展,对微型刀具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们的生产设备全靠进口,必然会在高端市场上受制于人。”
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向产业价值链上游攀升。
“得知我们也在做装备研发后,国外厂商就不再愿意卖给我们机器了,相当于断了我们退路。”研发部经理李政感叹道,“走自主研发这条路,走得很艰难,但狭路相逢勇者胜”。
鼎泰慈溪的研发团队“日拱一卒”,逐步攻关一项项技术,实现一个个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边研边用边改进,最终完成微型刀具生产设备、涂层设备的全部国产化、智能化,在降低加工成本的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我们研发的高精度四站磨削机床不仅实现了国产替代,而且制造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 1/3。”李政说道。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多年的坚持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今,鼎泰慈溪已经成为为 PCB、数控精密机件等领域企业提供工具、材料、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从卖产品变成了卖装备、卖方案;其全资控股的广东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0 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鼎泰慈溪入选了国家级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王馨介绍,目前鼎泰慈溪正全力打造“工业 4.0”制造企业,建设智能化“无人工厂”,力争实现智能制造的跨越式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