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粮油调味

废塑料掘金:城市油田浮现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揭示了废塑…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揭示了废塑料化学循环成为国内外塑料污染治理的新趋势,有望将“白色污染”转变为“油田”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2023年我国约有4300万吨废塑料被焚烧或填埋。若其中50%能够实现化学循环,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若能对现有10亿吨的存量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相当于低成本开发超大规模的“城市油田”。预计到2035年,若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率达到30%,可节约石油资源约1.08亿吨,相当于再造两座大庆油田。

化学循环与物理回收是废塑料材料化循环利用的两大路径。废塑料化学循环指以废塑料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一定比例的塑料单体以及其他化学组分,进而生产塑料及其他化工产品的过程。

专家认为,与物理回收相比,化学循环具有显著优势。它适用范围广泛,能够回收低值废塑料和复合包装等物理回收难以有效经济回收的材料,实现塑料工业的闭合循环发展。

目前,发展废塑料化学循环迎来多重利好。我国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动塑料源头减量、材料替代、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加大治理力度。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已逐渐成熟,形成了以裂解法、解聚法、气化法为主的主流技术工艺。国内外大型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埃克森美孚等纷纷开展化学循环产业化示范应用。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产生废塑料约6200万吨,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较2022年增加5.6%,位居国际领先水平。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也面临材料化回收率提升难题,急需探索化学循环利用途径。

根据报告预计,到2035年,中国塑料制品年产量将达1.55亿吨。若其中化学循环利用率达30%,将使我国废塑料总体材料化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32万吨,产值将超过1600亿元。

预计到2035年,全球塑料产量将增加1倍,届时全球塑料年产量将达7.34亿吨。

如果通过化学循环,将全球废塑料回收利用率由目前的9%提高到30%,每年将新增循环再生塑料1.5亿吨,与焚烧废塑料相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00万吨,相当于节约石油资源4.5亿吨,产值将超过6800亿元。”张德元表示。

专家认为,废塑料化学循环正处于由技术探索向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我国废塑料化学循环工作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专家建议,下一步首先要明确废塑料化学循环战略定位,将其作为构建我国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纳入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循环经济规划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划,并作为应对塑料污染的核心手段。明确将化学循环作为废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路线,将化学循环项目作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在化工园区集中布局和运行管理,在碳排放指标、用能指标、用地指标上优先保障。

相较于物理回收,化学循环单体项目规模大,需要集中收集生活垃圾中分散的塑料垃圾,才能满足化学循环项目的原料保障。从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看,目前各地普遍没有建立集中的低值可回收物分选设施,尚未打通回收分选链条。为了解决设施不完善不配套问题,要建立与化学循环相匹配的废塑料分类回收体系,加快改革和完善现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将低值废塑料从生活垃圾中分选出来,并交由化学循环企业加以利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部国际交流处处长满娟建议,下一步,要推进化学循环示范试点工程建设,推动大型企业加大废塑料回收和化学循环利用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废塑料化学循环示范工程,支持重点企业新建或利用现有装置开展工业化示范,鼓励建设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msys/lydw/516530.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