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小涵(化名)的 6 岁儿童因罕见的基因突变患上了胰腺内分泌肿瘤,病情错综复杂。上海多学科专家通过仔细检查和分析,揭开了小患者的病因谜团。专家们合作完成全胰腺切除术,帮助小患者转危为安。
新华医院儿科普外科吴晔明教授解释,小涵的病情是由 VHL 基因突变引起的内分泌肿瘤。VHL 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血管异常增生,进而可能在全身形成肿瘤。这种疾病属于显性遗传,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为高危人群,需终身密切随访。
小涵的母亲曾接受过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这一细节引起了医生的高度重视。基因检测显示,小涵的情况十分严重,属于高危组。
小涵从小就患有高血红蛋白血症,父母带其辗转求医却始终没有明确病因。今年年初,小涵突然出现乏力症状,被诊断为严重贫血。小涵的血色素仅有 3.8g,被送往新华医院儿科急诊。通过腹部 CT 检查,医生发现小涵的胰腺有多发占位。
贫血为何如此严重?胰腺占位是什么肿瘤?贫血与肿瘤有何关联?病情复杂而严重,引起了医生的诸多疑问。新华医院儿童实体肿瘤多学科团队展开“集体攻关”。专家决定为小涵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内窥镜诊治部瞿春莹副主任医师发现,小涵的胃底静脉曲张明显,肿瘤压迫并侵犯十二指肠降部,创面溃疡出血。贫血的原因就此找到了。
为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瞿春莹在胃镜超声引导下进行了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经验丰富的吴晔明教授表示,“如此全胰腺受累的肿瘤,即使在成人中也极为罕见。”在他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这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全胰腺病变的病例。在尝试多种方法后,医生们决定为小涵进行全胰腺切除术。术前,儿科普外科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小涵的关键部位进行了精确测量和规划,确保手术中的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经过 12 个小时的手术,手术顺利完成。
未来,小涵将需要通过微泵胰岛素替代进行自主血糖调控,并接受后续治疗和康复。
新华医院儿童实体肿瘤团队表示,儿童实体肿瘤致病原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专家提醒,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基因检测,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