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权益类新基金发行市场表现冷淡。尽管 A 股指数反弹明显,带动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业绩翻红,但新基金发行市场,尤其是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尚未恢复此前火热的局面,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
从具体数据来看,过去一个月,还没有募集金额超过 10 亿元的权益类新基金。这反映出权益类新基金发行市场的低迷程度。
5 月 22 日,8 只权益类基金发布合同生效公告。其中,6 只基金的募集规模不足 1 亿元,还有 4 只基金以不足 5000 万元的迷你规模成立。
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过去一个月成立的几十只权益类新基金中,没有一只基金的成立规模超过 10 亿元,反而有 20 多只基金一开始就成为迷你基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新基金发行遇冷,权益类新基金并不好卖。不受普通公募基金成立条件限制的发起式基金干脆直接放弃宣传,募集到几千万元就宣布成立。Wind 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成立的 28 只发起式权益类基金中,只有 1 只新基金的募集规模超过 2 亿元。
而大多数普通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则徘徊在 2 亿元的门槛附近。其中,产品类型多样,既有主动权益产品,也有债券基金、指数基金等。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有知名基金经理挂帅,权益类新基金的销售情况也难以令人满意。一些新基金在达到成立门槛后就匆匆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而大多数新基金的发行,销售效果不及预期,基金管理人不得不延长募集截止日。
5 月 22 日,又有 3 只权益类基金发布募集期调整公告。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 50 成分指数增强型基金将募集截止时间提前至 2024 年 5 月 24 日;银华富兴央企 6 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将募集期延长至 2024 年 5 月 30 日;博时科技驱动基金将募集期延长至 2024 年 5 月 31 日。
在整体冷淡的市场中,也有一些权益类新基金受到追捧。过去一个月成立的权益类新基金中,富达悦享红利优选、广发上证 50ETF、富国中证红利低波动 ETF、中欧价值精选、博时中证红利联接、易方达创业板成长 ETF、宏利睿智成长和广发全球稳健配置基金的募集规模均超过 5 亿元。
可以看出,近期募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大多是头部基金管理人或外资机构。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在市场低迷期,新基金发行的规模除了基金经理的市场号召力以外,还受到公司品牌宣传、渠道推广和产品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公司在这方面稍显弱势,在新基金发行市场很难获得关注。
富达悦享红利优选基金是一只股票红利策略基金,也是富达基金的第四只公募基金产品。尽管首发募集规模达到 9.25 亿元,不及往年动辄几十亿的发行规模,但已成为当下冰冷发行市场中的一抹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