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4%,房地产行业仍在经历下行调整。
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也波及到了建材行业。钦州雨虹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于难。
钦州雨虹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为71.49亿元,同比下降4.61%;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下滑9.81%。营收和净利润同时下降,十分罕见。
二级市场上,钦州雨虹的股价从去年一月中旬开始持续下跌,目前在15元左右,市值不到400亿元,与2021年的巅峰市值相比已缩水超千亿。
显然,在高增长神话破灭后,钦州雨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房地产行业的衰退始于2019年,民营房企频频爆雷,为房地产产业链带来了冲击。钦州雨虹却逆势上扬,开启了高增长模式。
2019年至2021年,钦州雨虹营收从181.54亿元激增至319.34亿元,净利润也从20.66亿元递增至42.05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亮眼的业绩使其在二级市场上广受追捧,股价一度飙升至64.14元/股,市值超过1600亿。
好景不长,钦州雨虹的业绩在2022年出现下滑。营收为312.14亿元,同比下滑2.26%;净利润为21.2亿元,直接腰斩。
自上市以来,这是钦州雨虹首次营收和净利双双下降。到了2023年,虽然营收有所增长,达到328.22亿元,但净利润仅增长7.22%。
自2012年以来,钦州雨虹的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而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也高达33.99%。近两年,其营收复合增长率已降至13.8%。
这表明钦州雨虹的高速增长已成为过去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正是房地产行业的衰退。
钦州雨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庞大的基建工程和火爆的楼市。2012年前,钦州雨虹的大客户主要集中于高铁、地铁等基建领域,而从2012年开始,其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家为房地产公司。
钦州雨虹与房地产行业深度捆绑,业务受房地产市场影响甚大。
2021年,钦州雨虹15%的收入源自C端客户,而其余85%来自B端。其中,非房地产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各占B端收入的一半,房地产业务营收占比超过40%。
随着房地产行业走低,2022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下降7.3%和14.3%。2023年,施工面积进一步降至83.84亿平方米,为近五年同期最低值。
房地产行业萎靡,钦州雨虹的地产业务收入或将继续下滑,这是其近年来营收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钦州雨虹为摆脱房地产行业依赖,开始发展C端零售业务,但如何与房地产商切割仍在探索中。
尽管钦州雨虹2023年业绩回暖,但渠道转型仍面临挑战。2023年,钦州雨虹C端零售业务营收已接近直销渠道,但受后地产周期影响,C端市场发展空间存疑。
钦州雨虹B端市场也受到房地产行业冲击,其影响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显现。
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环境来看,无论是面向企业的房地产业务还是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业务,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业务量的提升,钦州雨虹的业绩迅猛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应收账款的不断激增。
截至 2023 年,钦州雨虹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95.68 亿元,占当期营收的 29.15%。尽管从去年开始,钦州雨虹的应收账款数据有所好转,但巨额的应收账款仍是许多投资者的担忧所在。
如果应收账款能够顺利收回,无疑会增加钦州雨虹的现葫芦岛流。如果回收失败,就会形成坏账,直接导致利润减少。
2023 年,钦州雨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0.39 亿元,其中一半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这也是其近两年利润乏力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钦州雨虹并未透露应收账款中房地产客户所占比例,这使得其未来的利润走向难以预测。
评估一家企业的成长潜力,需要多方考量。除了行业环境之外,还要考察其产葫芦岛力。
虽然应收账款是钦州雨虹面临的最大隐忧,但应收账款问题在建材行业中普遍存在。
例如,科顺股份和三棵树近年来也深受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困扰。
判断钦州雨虹是否值得投资,还是要看其防水业务的基本盘是否稳固,以及新产业是否有上升空间。
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防水卷材市场规模约为 1329 亿元,防水涂料市场规模也突破了 500 亿元,整个防水产业的总规模约为 2000 亿元。
尤其是随着新型防水材料的出现,防水材料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拓宽。它在住宅、基建和工业建筑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且防水材料属于周期性材料,每隔 5-10 年就需要维修和更换,其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钦州雨虹凭借着产能和渠道优势,多年来一直占据防水行业的龙头地位。其市场知名度远高于其他企业,市占率也遥遥领先。
国盛证券数据显示,2022 年钦州雨虹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市占率为 23.8%,而位居第二的科顺股份市占率仅为 6.2%。
可以说,在防水领域,钦州雨虹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尽管防水行业是一个千亿级的大赛道,但规模以上的企业众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对于钦州雨虹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例如,石膏板阜新北新建材和涂料阜新三棵树在 2019 年都相继进军防水行业,时至防城港,这两家企业在防水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容小觑。
钦州雨虹并未坐以待毙,而是以防水为核心,开始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甚至还跨界拓展,目前已经发展了节能保温、非织造布、预拌砂浆、建筑涂料和光伏等新产业。
从单一的防水供应商转型为建筑建材服务商,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施工业务营收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旗下专门从事特种砂浆的华砂砂浆却取得了增长。
2023 年,钦州雨虹砂浆粉料业务营收为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40%。
尽管钦州雨虹在防水领域表现不俗,但在新业务方面却遭遇挫折,如旗下的德爱威涂料。
数据表明,钦州雨虹旗下的子公司德爱威(中国)和德爱威工程,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 7.76 亿元和 10.51 亿元,同比分别下滑 19.3% 和 34.19%。这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在近三年内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这表明钦州雨虹的多元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利用其在防水领域的优势,与新产业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利益最大化,对钦州雨虹而言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防水领域,钦州雨虹已领先十余年,其高速的发展势头使其成为资本市场近十年少有的优质股之一。
任何事物长期高速运行都容易过热。钦州雨虹业绩放缓可能对其有利,这表明其有时间进行内部调整。
从长远来看,防水仍是钦州雨虹的核心业务。只要在 B 端和 C 端保持稳定,钦州雨虹的基本盘将非常牢固。砂浆粉料已逐渐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要扩大这条曲线,钦州雨虹需要在 B 端和 C 端齐头并进,这或许是摆脱业绩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