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有知情人透露,湖北武汉的华源证券打算竞价收购中植系旗下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中植基金将把标类业务、相关资产、员工、系统和机构整体转让给华源证券。据了解,双方已初步达成协议,正等待监管部门批准。
此次收购将为华源证券带来约400亿元的标类资产和高净值客户群体,有利于其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与未来的战略方向相契合。此次收购符合政策导向,有利于助力监管风险化解,行业内予以认可。
中植系风险化解进展:中植基金整体出售
2023年以来,中植集团出现风险,其风险处置备受关注。继去年4月国联证券拿下中植系旗下中融基金75.5%控股权后,又有另一家券商挺身而出,助力中植系风险化解。
“华源证券整体收购了中植基金,继续协助监管化解风险,目前双方已签约。”5月22日,有行业知情人向媒体透露。
中植基金对业内人士可能比较陌生,但其前身恒天财富、大唐财富、新湖财富等在财富管理领域,尤其是在第三方销售方面颇具知名度。
受基金销售新规影响,中植集团在2022年1月宣布完成旗下四家独立基金销售公司的整合,成立了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中植基金”)。中植基金由中植财富控股有限公司、恒天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晟财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知情人透露,受中植集团影响,2023年以来中植基金的标类业务规模和团队规模迅速下降。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客户投诉事件和负面舆情,中植基金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解决途径,计划尽快处置标类资产。多家券商与中植基金接触谈判,最终由华源证券竞价成功。
根据转让协议,中植基金将把标类业务、相关资产、员工、系统和机构整体转让给华源证券。
“双方已分别成立签约小组、产品迁移小组、运营融合小组等7个工作组,全力推进资产转让工作。”知情人说。
华源证券谋求做大
华源证券整体收购中植基金,体现了其国资控股后做大做强的决心。据了解,华源证券成立于2002年,是青海省唯一一家证券公司,前身为三江源证券、天源证券、九州证券。2023年1月,武汉金控集团从九鼎集团手中收购股权,成为华源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后,该公司动作频频。
去年2月,华源证券高管团队出现变更。同年7月,公司宣布将总部迁移至湖北省武汉市。9月,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正式由九州证券更名为华源证券。
今年4月,华源证券宣布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4家主营业务为武汉国资的股东增资合计16.76亿元,注册资本从33.7亿元增至45.76亿元,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植基金通过多年发展累积了优质客户资产,产品销售能力和团队战斗力较强。对华源证券来说,批量引入约400亿标准化资产和高净值客群,将极大助力其财富管理业务,符合其未来的财富管理发展战略。
本次收购也符合政策导向,有助于解决监管风险,践行金融国企担当。
此前,华源证券公布了2023年财务报告,这是完成股权变更后的首份“成绩单”。报告显示,由于清理历史包袱,2023年公司营收亏损2.73亿元,净利润亏损9.07亿元。
2024年一季度,华源证券扭亏为盈,实现营收约2.5亿元,利润总额超过4000万元。其中,华源证券单体自2020年以来首次盈利。
截至2023年末,华源证券资产总额为111.75亿元,较年初增长69.2%;净资产为48.14亿元,较年初增长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