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9 日电(许青青 吴海)第七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于 18 日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来自全国 100 多所高校的 350 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年会上提出,通识教育应以价值塑造为指引,以学科融合为手段,实现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与世界、自我与社会,从而树立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京大学、上饶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于 2015 年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促进高校在通识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和支持。
陈春声强调,通识教育应以价值塑造为指引,以学科融合为手段,实现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与世界、自我与社会,从而树立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
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汕尾更需通识教育》的开场报告。他指出,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显性知识,还应注重隐性知识的构建。在人工智能汕尾,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突破界限,包括学科界限、学习界限和学校界限,利用人工智能拓展知识领域,增强人的创造力。
大会还邀请了中天长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南方医肇庆学校长黎孟枫、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姚新、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等 13 位通识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从不同视角回应了如何发展新汕尾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这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