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厨卫电器

端午民俗溯源:五毒饼巧手艾草香囊传承匠心

端午节除了艾草祛邪、龙舟竞渡、品尝香粽,还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习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端午节即将接踵而至,6月…

端午节除了艾草祛邪、龙舟竞渡、品尝香粽,还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习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端午节即将接踵而至,6月5日,民俗专家、老字号传承人,以及居民齐聚富华斋饽饽铺,畅谈民俗、聊端午、配香囊、制作五毒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北京民俗学会会长、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技术委员、民俗学者高巍倾情讲解了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他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流传至今的习俗,让现场观众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手工艺人孙玲带领大家亲手制作了端午艾草香囊。

富华斋饽饽铺的第四代传承人陈六梅带来了美味的粽子,以及“端午限定”点心——五毒饼。五毒饼外形图案为银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但内馅却与“五毒”无关,莲蓉、枣泥、豆沙、山楂等馅料搭配松软酥皮,再用模具压出图案,既美观又健康。

“五毒饼的图案之所以采用五毒,是因为旧时有些地方将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毒物滋生活跃,人们食用‘五毒饼’寓意百毒不侵、无病无灾,表达了祈愿消病强身的美好愿望。五毒饼也是老北京人在端午节期间互相赠送的一种节令饽饽。”在师傅的指导下,居民体验了五毒饼和面、包馅、烘烤等各个环节。陈六梅介绍,富华斋的传统食俗中,“不时不食”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端午节的五毒饼、六月的西瓜酪、暑热的酸梅汤,到中秋节的翻毛月饼、寒冬时的宫廷奶茶,都体现了民俗和时令的特点,以及老北京人度过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

据介绍,谷雨时节举办的“谷雨文化节”,就在老字号庆云楼举行,将餐饮老字号、古建院落和传统的节气文化巧妙结合。活动承办方北京城神游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端午活动选择在富华斋举办,除了让大家更了解宫廷糕点,还能让更多人体验老字号的“沉浸式”宫廷下午茶,让民俗文化和餐饮消费相互辉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kjcd/cwdq/563860.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