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丽江古城,汉、彝、藏、纳西等民族的文艺工作者携手献上“共同的家”文化惠民主题歌会,动人心魄的《灯火里的中国》、《上春山》等热门歌曲引发全场大合唱。
这场主题歌会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的组成部分。活动以文艺演出、展览和体育等形式,宣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精神家园建设。各省市民族事务部门人员到访丽江,实地体验其建设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丽江地处滇西北高原,拥有汉、纳西、彝、傈僳等48个民族,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源远流长。近年来,丽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取得显著成效。
在玉龙县拉市镇均良村,一场纳西族婚礼正在热闹举行,送亲、贴对联、唱情歌等习俗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村中各展厅展示着造纸、茶马、东巴等丰富的民族文化。
均良村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载体,打造了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促进农文旅融合。多年来,村中民族文化繁荣兴旺,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丽江拥有东巴文化、毕摩文化、摩梭风情等独特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2023年游客量接近7000万人次。旅游业也成为各民族共同发展、致富的幸福产业。
拉市镇海南村是丽江革命活动的发源地之一,“忆红餐社”等特色农家乐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经营。海南村通过打造品牌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民增收和民族团结。
在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们打跳时围成圆圈,彰显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在学校音乐厅,师生们通过合唱《北京有个金太阳》、《桂梅赞》等曲目开展音乐思政课。在学校报告厅,“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丽江师专分课堂”、“张桂梅思政微课堂”定期举行。
作为“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母校,学校构建“桂梅精神人人践行、红色歌曲个个传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民族团结处处花开、文明习惯时时养成”的校园文化特色,不断在师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热闹有序的和美古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青春磅礴的活力校园……都是丽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丽江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四县一区全部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7家单位先后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累计创建164个省级示范单位、2个省级教育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