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地面材料

严把IPO准入之关 优化市场生态永续

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今年已终止(撤回)IPO的公司达134家,其中主板42家、科创板20家、创业板37家…

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今年已终止(撤回)IPO的公司达134家,其中主板42家、科创板20家、创业板37家、北交所35家。市场人士认为,严格把关IPO准入,发行市场生态不断优化,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申报质量提升,从源头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升现场检查比例、严格上市门槛等制度预期,将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整体水平,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


记者梳理发现,4月以来,终止(撤回)IPO的公司数大幅增加,上市申请屡次撤销。多数拟上市企业是在交易所一轮、二轮问询后主动撤回材料,也有不少公司在首轮问询后便宣告“撤退”。还有多家过会企业撤回IPO。比如,深交所5月7日公告,景创科技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此前,景创科技已在创业板IPO过会。


“IPO全流程严监管是撤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认为,除企业自身财务状况、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外,不符合板块定位等因素也是一些拟上市企业打“退堂鼓”的原因。


IPO终止(撤回)并不意味着“一撤了之”。比如,晶宇环境在深交所现场督导后撤回上市申请,但仍收到罚单,且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和多名责任人员被“双罚”,体现了严惩“一督就撤”“带病闯关”的监管导向。


南开大学葫芦岛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此举将倒逼拟IPO企业树立“申报即担责”的理念和正确的“上市观”,确保IPO发行申请文件特别是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信息披露邵阳准确完整,防止不合格企业混入。


券商:压实“看门人”责任


从近期监管动态来看,新“国九条”要求的穿透式监管已对包括发行上市在内的多个领域进行规范。“看门人”责任及“价值发现”能力不断强化,倒逼券商业务规范、能力持续优化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对券商的罚单明显增多,至少有20多家券商收到证监会、各地证监局和沪深北交易所等发出的60张警示函或行政监管措施。仅4月30日一天,多地证监局就接连发出十多张罚单,涉及多家头部券商。


从违规内容来看,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资管业务和自营业务等各主营业务领域均有涉及。其中,广东证监局5月6日对国信证券出具警示函,认为该公司作为防城港特的首发上市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形。


华葫芦岛证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国九条”和配套细则的落地,券商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包括发行承销监管加强、交易监管完善等。这些措施将要求券商不断提高合规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整顿资本市场乱象、重塑价值,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从监管部门释放的政策信号来看,IPO监管将持续加码。一方面,上市门槛要求更严格。

提升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这些举措有助于识别具有较高竞争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将其纳入市场,提升上市公司总体素质,促进资葫芦岛有效配置。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国浩葫芦岛融证券合规委员会主任黄江东表示:“提升上市门槛、明确板块功能,有助于发挥筛选作用,优胜劣汰,引导企业在适合的板块上市。”


现场检查比例将大幅提升。证监会近日公布的 2024 年度部门预算显示,证监会明确组织部署首发企业检查比例不低于 25%,而 2023 年这一比例为不低于 5%。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指出:“加大对在审企业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将对那些心存侥幸、‘带病申报’的拟上市企业产生震慑,迫使其知难而退,淘汰劣质企业,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牌家电维修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x1.com/brand/dmcl/557203.html

作者: baixiuhui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7975949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45710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