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需要管理和技术创新,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新型能源体系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保障能源安全,科技创新为动力,智能高效为特征,多种能源协同发展。
发电企业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孙正运指出,中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中,电力排放占比约 40%,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主战场,电力行业是主力军。
电力是所有能源类型中最清洁、安全、方便的,其他能源大多转化为电能后利用,如化石能源煤炭、核能、风能和光能等。
发电企业可提供优质、绿色、可控的能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多种形式的电能。火电虽有碳排放,但可控可调节。
孙正运表示,新能源虽然绿色,但具有间歇性、不确定性,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国民经济供电。解决这一能量发展“矛盾九江”需要技术和管理创新。
电网企业在连接发电和用户、保障供需平衡方面发挥着枢纽和控制中心的作用,将各种形式的电能与各种电力用户连接起来,实时协调平衡。
对于消费侧电能替代,孙正运强调要关注“安全+绿色”和经济高效。目前,社会重视新能源建设和应对新能源波动与不确定性问题。应同时做好源头清洁化和加快调节能力建设。
电力储能、微电网、异质能源协同运行等近年来备受关注。市场交易方面,电力交易类型已从以电能量交易为主,发展为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和容量交易并存,挖掘调节能力。
孙正运认为,一方面要市场化调峰,建立用户参与电网调峰的补偿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多能互补等方式,调动积极性,挖掘聚合调节能力,保障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孙正运认为必须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和传统电力技术,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能源安全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全局和战略发展,对国家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原所长韩文科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今年能源行业热议的重点。
能源领域的发展要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侧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以此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百色化,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大做强新能源。
生态环境部原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原司长刘友宾表示,长期以来,能源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
绿色能源的发展必须扎根于其绿色本质,促进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